NIE 2024|“新投资”大家谈:创投募资、退出现状如何?

NIE 2024|“新投资”大家谈:创投募资、退出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4/09/09

NIE 2024|“新投资”大家谈:创投募资、退出现状如何?

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 (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 主办的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以下简称:2024沙利文新投资大会)于2024年8月28-30日在上海举办。

8月28日,上午的“新投资”大家谈圆桌论坛由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上海分公司承办,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监曹卉担任主持,邀请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常见投资创始合伙人夏朝阳博士、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嘉诚,对创投“募投管退”现状进行热烈探讨。

IPO节奏放缓影响,“退出”迎来难题,影响了后续的募资。不过,也有机构超募。与会嘉宾坦言,当前市场对企业创始人、投资机构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需要拥有应变能力。

 

 0  1  

市场挑战大于机遇

对于当前市场环境,季薇表示,行业募、投、退三端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然机遇也与之并行,但要看创业者与投资人如何抓住。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属性,使其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投资机构也要适应市场变化。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 季薇

夏朝阳也说,确实是压力大于短期的机会,主要是因为从全球来看,地缘政治越来越复杂;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当前更多是呈现结构性市场机会,整体而言压力较大。站在企业期望发展成功的角度思考,尽可能希望所有资源“all in”,天使投资机构作为早期股东,在企业创业发展过程中助力作用较大,这对机构投后管理尤其是投后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常见投资执行董事、创始合伙人 夏朝阳博士

张嘉诚则表示,要克服当前的困难,其实在过去2-3年市场不乏悲观声音,但要对未来更多机会有乐观希望态度。当前形势变化太快,以前讲三年一个风口,现在是两三个月就一个风口。对企业、创始人、投资机构而言,未来都需要拥有应变能力。

针对退出和募资两端,费建江谈到,目前创投行业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客观来说,风险投资机构面临巨大的矛盾点,是上游LP不断提高DPI要求,与下游退出越来越难产生矛盾。两个环节的压力,投资难免受到影响,需要投资机构在夹缝中寻找合适现阶段的投资策略。

 

 0  2  

为何有机构逆势超募

就募资而言,当前募资方式有何变化?机构如何调整自身募资策略?

据费建江介绍,元禾原点已完成四期19.61亿元基金的募资,仍是投早期、投技术,坚持投资硬科技和医疗方向,在细分领域会略有调整。对于一家投早期的机构来说,这个规模稍微有点偏大。主要是希望元禾原点在行业困难时期,储备更多的粮草,保持足够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 费建江

去年年底,常见投资宣布完成二期科创基金首关募集和备案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期基金LP复投比例超过70%。“2021年以来募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常见投资作为一家立足于科技创新创业高地——北京的早期科创投资机构,去年年底超募完成了新一期基金募资,并引入了国资基石投资人。”

夏朝阳分析,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分析,有所变化有所不变。“天时”而言,本期基金重点仍是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的早期投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是驱动经济增长最核心的要素;“地利”来说,中国国资在股权投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逐渐变成主导性作用,为成功引入北京地区的国资基石投资人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人和”是动态调整的,在新的一期基金中,常见投资的管理团队在基金盘子里出资比重占四分之一。

 

 0  3  

“并购退出”难成主流

作为“临门一脚”的重要环节,退出关系到下一轮募资。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IPO节奏放缓,创投机构的退出受到影响。

“投资界有个共识,投得好不如管得好,管得好不如退得好。”张嘉诚也表示,对于收获投资成果而言,投资、投后管理、退出都很关键。

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 张嘉诚

那么,并购退出方式可行性如何?在夏朝阳看来,国外并购退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通道,美国市场的早期投资通过并购退出的占比超过70%。但就中国创投市场而言,并购退出发展确实还不够充分。对此,我们从最初的投资开始,就应该让创始人慢慢理解并购退出的方式,从技术工程化、产品化、“首台套”从应用到最后规模化的全过程,去主动选择性地拥抱相关行业链主企业的潜在投资机会,或者潜在收购发起方。

费建江直言,三年之内,并购不会成为我们退出最主流的方式。因为并购是一个生态体系,成熟到一定时候才能大规模做起来。目前在中国,并购退出难成主流,而S基金也只是退出方式的一个补充。

 

NIE 2024

 更多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NIE 2024|“新投资”大家谈:创投募资、退出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