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 2024 | 鼎科医疗翁玉麟:介入球囊的差异化探索

NIE 2024 | 鼎科医疗翁玉麟:介入球囊的差异化探索

发布时间:2024/09/30

NIE 2024 | 鼎科医疗翁玉麟:介入球囊的差异化探索

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生命科学新投资高峰论坛于2024年8月28-29日在上海举办。该论坛汇聚了40多位产业领袖、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以“应变局,开新局”为主题,与会各方共同探讨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旨在构建更加紧密、高效、共赢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国内外生命科学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鼎科医疗创始人翁玉麟发表《介入球囊的差异化探索》主题演讲。该演讲主要围绕差异化的分类与探索案例、产品的差异化探索与案例等两个部分展开。

以下为翁玉麟演讲要点:

差异化的分类与探索案例

翁玉麟指出,在医疗器械市场中,球囊产品的差异化策略正逐渐成为应对集采常态化和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措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产品因技术创新不足、专利保护有限等问题,难以在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差异化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在产品、领域和策略上的差异化探索,可以有效推动产品脱离同质化的竞争,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独一无二的技术制造行业领先的产品,是企业追求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策略差异化方面,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和国际合作,不仅能够迅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借助外部资源,实现技术引进和海外市场开拓。在应用领域的差异化探索中,注意一些被忽视的“小池大鱼”市场,比如透析通路领域。我国年新增尿毒症患者的速度明显增加,截止2022年底首次突破100万,相比2011年透析患者总人数增加了3.5倍。随着透析患者数量的增加,2020年血透通路介入手术量加速增加到超过7万例,预估于2030年将增至99.45万例,这一市场潜力巨大,并且竞争相对较小。通过深耕这些领域,可以有效避开主流冠脉球囊市场的同质化竞争。

 

产品的差异化探索与案例

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球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球囊PTA (POBA)到药物球囊(DCB)和压力聚焦球囊(FFB)的不断演进,每一代技术都针对前一代的不足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早期的球囊PTA技术虽然在血管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高再狭窄率和血管壁损伤等问题限制了疗效。裸支架(BMS)的出现有效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存在多层支架、小血管适应性差以及抗血小板禁忌等器械植入问题。药物支架(DES)通过药物释放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但仍未完全解决机械植入带来的问题,且长期生存率与裸支架无显著差异。药物球囊(DCB)的引入则不再需要植入支架,从而减少了机械植入的风险,并通过药物释放有效防止再狭窄的发生,预示着技术的一大进步。压力聚焦球囊(FFB)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血管准备的精度和安全性,减少了夹层的发生风险。

 

对比普通球囊,压力聚焦球囊扩张纤维化病变时,通过切割件切断纤维化病变的连续性,同时减少了弹性回缩现象。该类球囊在扩张过程中能够减少斑块挤压和血管拉伸,并降低夹层发生率。此外可以在血管内形成规则的裂缝,便于药物球囊贴敷。例如鼎科刻痕球囊对比其他产品,采用镍钛绕簧件内裹设计,确保输送过程中安全性高;具备定向刻痕,能够实现可控的扩张效果,并在扩张后形成回抱成褶的形状;同时具有较强的回撤能力,显著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DK Score冠脉刻痕球囊在即刻管腔获得方面显著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尤其在支架内和非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治疗中表现出更好的扩张效果和更高的器械使用成功率。

 

联系电话:021-5407-5836

联系邮箱:PR@frostchina.com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