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增强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智能眼镜逐步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载体,引领全球智能穿戴设备迈向技术与体验双重突破的新阶段。智能眼镜在商业与个人场景中的应用正不断扩展,展现出广阔的市场潜力。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基于对该市场的研究,特此发布《光学科技解锁AI时代新视界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行业白皮书》。
PART.01
智能眼镜行业概览
AI与AR眼镜通过融合智能交互、虚实融合与光学革新,正驱动商业效率变革与个人体验升级,并在技术成熟、生态完善与价格下沉的共振下,加速向消费级市场渗透,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智能终端。
智能眼镜: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交互革命
智能眼镜是一种结合人工智能与智能穿戴技术的设备。它通过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供智能信息增强、实时数据交互以及个性化辅助功能,不仅集成了相机、眼镜、墨镜和蓝牙耳机的多重功能,更能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智能化音频体验。

来源:沙利文报告
智能眼镜的应用趋势体现为商业与个人场景的双重驱动,加速渗透商业与个人消费市场,推动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其融合AI与智能硬件,在远程协作、智能助理、信息获取等领域展现价值。然而,行业仍面临光学适配与个性化矫正等重要挑战,尤其在显示清晰度、舒适性与视觉健康之间的平衡尚未完全解决。
未来,智能眼镜光学技术将围绕智能化、动态调节和健康保护三大方向持续突破;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将进一步推动价格的合理化,市场前景广阔。
AR技术:虚实融合的技术革命与AR眼镜市场新机遇
作为AR技术的关键落地终端,AR眼镜通过叠加虚拟信息至现实场景,帮助用户实现即时的信息获取、直观的视觉导航和更高效的任务处理,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将虚拟信息叠加至现实环境,增强用户感知与交互体验。它基于真实世界进行数字化增强,提升信息获取的直观性和交互便捷性。AR技术依托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零售等领域,加速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
光学硬件革新:清晰度与沉浸感的第一道门槛
AR眼镜作为增强现实技术的硬件载体,其功能实现依赖于显示模块、处理器、传感器、电池及尤其关键的光学镜片之间的精密协同。在这些组件中,光学镜片不仅是用户与虚拟世界交互的窗口,还直接决定了用户视觉体验的沉浸感、清晰度和舒适度。AR眼镜对镜片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光学设备,需要满足光学性能与用户体验的平衡,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实现无缝融合。

来源:沙利文报告
PART.02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概览
智能眼镜的成功商业化离不开光学解决方案的支撑,它是实现高质量视觉体验和智能功能的关键。智能眼镜光学解决方案中的镜片产品不仅承担着视觉优化功能,还可以集成智能模块,以支持眼镜的智能交互和环境适应性。镜片的光学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舒适度和沉浸感。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定义与分类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产品是指应用于智能眼镜中的光学组件,承担着图像显示、光线调节、视距适应以及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应用中的视觉优化功能。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中的综合服务是指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涵盖了设计、研发、生产、优化以及后期支持等各个环节,从镜片设计、技术选型、生产工艺、品质控制、个性化定制到售后支持的全程管理和优化,确保镜片在光学性能、舒适性和耐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按产品形态,可分为一体化镜片和非一体化镜片。一体化镜片指光学组件、传感器、显示模块等集成在同一片镜片中,能有效减小体积,提升设备的整体简洁性和舒适度。非一体化镜片指光学镜片与传感器、显示模块等独立存在,通过外部连接或接口进行交互,提供更灵活的定制化空间和功能模块化设计。
按技术路线,可分为自由曲面镜片、光波导镜片、BirdBath镜片、全息镜片。自由曲面镜片指通过复杂的曲面设计实现光路调节,适合大视场角应用,但制造难度较高。光波导镜片指利用光波导技术将光线引导至人眼,具有轻薄、高透光率的优点,是当前主流技术之一。BirdBath镜片指通过反射和折射原理实现图像显示,结构简单但体积较大。全息镜片指利用全息光学元件实现图像显示,具有高分辨率和轻量化潜力,但技术尚不成熟。
核心竞争壁垒分析
科技革新:不断更新的技术矩阵与创新能力
-
微型化与一体化集成难度。智能眼镜的体积、重量、佩戴便捷性和舒适性是技术设计中的关键难题。为了保持设备的轻便性和便于长时间佩戴,必须将多个光学元件、显示模块、电池、传感器等紧凑地集成到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眼镜。
-
显示技术的挑战。智能眼镜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将虚拟信息和现实世界相融合,而显示技术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础。
-
增强现实环境的感知与交互。智能眼镜中的AR功能要求光学系统能够将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进行无缝融合。
-
光学精度与畸变。在智能眼镜中,光学系统需要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将虚拟图像投射到佩戴者的视网膜上。为了实现准确的图像叠加和环境交互,光学系统的精度至关重要。
-
深度感知与立体显示。为了提供更具沉浸感的AR体验,智能眼镜需要具备深度感知和立体显示能力。
市场商业的突围:构筑商业竞争高地
-
供应链壁垒: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的生产高度依赖定制化零部件和紧密的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供应商保持深度合作,确保各环节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高度匹配,以保障产品的交付质量和时效性。
-
生产履约壁垒: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通常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高度定制化设计。这种定制化要求供应商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灵活的生产体系,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
-
品牌壁垒:在企业级市场中,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品牌的品牌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稳定性、技术成熟度以及个性化定制能力上。
-
商业模式壁垒:智能眼镜对光学科技服务的需求呈现个性化态势,传统标准化的商业模式难以满足下游高度定制化的需求。
-
全球化商务拓展壁垒:智能眼镜作为新兴产品,目前仅在全球部分区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客户基础和市场需求,而其他地区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因此,光学科技服务品牌需要具备全球化商业拓展能力以满足不同地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智能眼镜光学科技服务的市场展望
●头部玩家是推动智能眼镜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
康耐特光学作为行业的头部领导玩家,已经形成了“材料-工艺-技术”的全链条核心竞争力,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其战略布局既契合AR眼镜向消费级市场渗透的轻量化趋势,又通过智能验配系统打通“硬件+服务”的商业模式,为行业树立了“从光学基础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科技解决方案商”的转型范本。
●一体化AR眼镜代表了未来智能眼镜的核心趋势
一体化AR眼镜代表了未来智能眼镜发展的重要方向,致力于将所有关键功能模块(如显示模块、传感器、处理器等)集成到镜片或镜框中,从而实现更加轻便和紧凑的设计。
●高分辨率与高清显示将显著提升虚拟图像的清晰度与沉浸感
未来的智能眼镜将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技术,显著提升虚拟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随着OLED、MicroLED、全息显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将更加逼真、细腻。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
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的光学解决方案。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舒适度和差异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眼镜的镜片设计也将更加定制化。
●智能化与互联性进一步提高
建立与设备无缝连接的智能生态系统,未来的智能眼镜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智能设备和技术的互联互通,支持更多智能功能。
●市场需求进一步多元化
随着智能眼镜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多元化。除了消费市场外,医疗、教育、工业、物流、远程协作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将成为智能眼镜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PART.03
全球光学科技市场主要厂商介绍
蔡司ZEISS
蔡司公司(ZEISS)创立于1846年,是德国领先的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企业,2023/2024财年全球营收超109亿欧元。公司在工业质量、医疗技术、消费光学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蔡司积极布局AI和AR眼镜领域,依托其在自由曲面镜片、微型光学模组与显示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智能眼镜提供高精度光学解决方案,并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推动AR消费级产品落地,助力下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
依视路Essilor
依视路陆逊梯卡公司由法国依视路与意大利陆逊梯卡于2018年合并而成,是全球领先的眼镜镜片与镜架制造商,产品涵盖渐进镜片、偏光镜片、变色镜片等多种视力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AI与AR眼镜领域,依托其在光学镜片设计与材料研发方面的深厚积累,开发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镜片与视觉模块,并与多家科技企业展开合作,推动增强现实与智能感知在眼镜产品中的融合,致力于引领视觉健康与科技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公司主营产品涵盖渐进及单焦点镜片、特殊涂层镜片、变色镜片、防蓝光及数字设备专用镜片等。
豪雅HOYA
豪雅株式会社成立于1941年,是日本领先的跨国光学仪器制造商,产品涵盖光学玻璃、眼镜镜片、隐形眼镜、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近年来,豪雅积极拓展AI(人工智能)和AR(增强现实)眼镜相关业务,专注于AR/MR(混合现实)光波导用光学基材和基板的研发与生产。这些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AR眼镜、头戴式显示器等前沿设备。通过不断创新,豪雅致力于为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先进的光学解决方案,助力下一代智能视觉技术的发展。
康耐特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全球领先的树脂镜片光学产品及一站式服务品牌。公司通过定制化、差异化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镜片。按2024年树脂镜片销售量口径排名,康耐特是全球前三大视光科技品牌,同时也是最大的中国视光科技品牌;按2024年树脂镜片销售收入排名,亦是全球前五名中的唯一的中国品牌。近年来,康耐特积极布局AI与AR眼镜领域,围绕智能显示、AR镜片材料和微光学结构研发,推进光学镜片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赋能下一代智能视觉解决方案。
明月
明月镜片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领先的树脂镜片品牌,具备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业务覆盖镜片、原料、成镜与镜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中高档光学树脂镜片,畅销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近年来,明月积极拓展AI与AR眼镜相关业务,聚焦智能镜片材料、AR成像适配设计与个性化视光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高性能光学支持。
本文推荐阅读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