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以下简称“2025沙利文新投资大会”) AI进化论-物理世界智能体系统分论坛在上海召开。
在本次论坛上,沙利文韩国区负责人Sae-Jun Park分享了主题演讲《Top 50 Transforming Technologies for 2025——驱动未来的颠覆性技术》。

沙利文韩国区负责人Sae-Jun Park
以下为Sae-Jun Park演讲要点:
企业增长挑战与战略必然性
Sae-Jun Park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正面临增长压力与战略困境。所谓“战略必然八要素”涵盖了颠覆性技术不确定性、行业融合趋势、巨型趋势带来的模糊性、创新商业模式落地难、内部变革阻力等方面。企业若不能主动应对,将面临生命周期曲线中的停滞或衰退阶段。因此,“跳到下一条曲线”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战略。
Top 50 技术筛选方法与评估维度
沙利文基于技术颠覆性、市场潜力、专利/IP强度、资金投入、宏观趋势契合度、经济影响及区域应用潜力等八大指标,从全球1,000+项技术中筛选出最具变革性的50项技术。涉及技术成熟度从TRL 3至9,覆盖AI、能源、微电子、健康及可持续创新等领域。
代表性技术案例
在技术案例方面,Sae-Jun Park重点分享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技术。首先是Agentic AI,这类自治型人工智能能够在零售、电商客服、IT自动化、HR及科研等多个场景提供智能助手服务,显著提升企业效率。自2023年以来,全球在Agentic AI领域的融资约为64亿美元,相关专利累计超过52,000项,市场潜力预计在2025-2029年达到1,702.7亿美元。北美地区在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领先,欧洲和亚太地区也在快速跟进。
其次是能源高效制造技术,它通过传感器、轻质材料、智能工厂和废热回收等手段实现绿色制造。2023-2024年的投资规模约为20亿美元,相关专利577项,预计2025-2029年的市场潜力累计超过750亿美元。具体案例包括ENGIE在阿联酋水泥厂建设的10MW废热回收项目,每年可减排2.9万吨CO₂,体现了绿色制造技术在碳减排与经济价值方面的双重优势。
第三类是SWIR(短波红外)传感器技术,其应用场景覆盖工业自动化、材料检测、医疗诊断、自动驾驶以及国防安防等多个领域。2023-2024年该领域投资约为8至10亿美元,专利总量超过9,000项,市场潜力预计在2025-2029年超过40亿美元。以法国Lynred收购NIT为例,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展了高分辨率SWIR成像市场,显示出技术整合与产业扩张的强大潜力。
技术融合与跨行业趋势
Sae-Jun Park强调,单一技术创新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跨技术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融合能够创造出单一技术无法实现的能力,同时打通价值链、产生复合效应,实现指数级增长。展望2025年,五大跨行业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是可持续创新,涉及碳中和燃料、氢能及循环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其次是下一代能源与储能技术,包括钠离子电池、铁磷电池及高效太阳能系统。第三是先进微电子与传感融合,如3D集成技术和类脑传感器,它们在智能设备和工业自动化中潜力巨大。第四是成熟与融合的AI,从Agentic AI到认知数字孪生,将推动企业在决策、自动化和创新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最后是健康精准化与个性化趋势,AI辅助诊断和生物工程创新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2025战略启示
演讲最后,Sae-Jun Park提出企业未来战略的四大关键方向。首先是融合与协同,AI、材料与能源系统的互联互通将成为竞争力核心;其次是绿色与法规,ESG及政策推动绿色科技投资,将直接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第三是安全与信任,AI驱动的威胁分析与零知识证明技术将成为数字信任的重要保障;最后是快速创新,通过自主系统和快速原型开发,企业能够缩短市场周期,抢占先机。Sae-Jun Park强调,只有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跨行业融合,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持续增长和战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