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 2025 | 擎朗COO万彬: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

NIE 2025 | 擎朗COO万彬: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1

NIE 2025 | 擎朗COO万彬: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

8月28日,由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以下简称“2025沙利文新投资大会”) AI进化论-物理世界智能体系统分论坛在上海召开。

 

在本次论坛上,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万彬分享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万彬

 

以下为万彬演讲要点:

 

擎朗智能的企业发展历程和核心优势

 

万彬表示擎朗智能为中国第一批出海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拥有5家海外子公司与20+分支机构,业务覆盖全球60余国家,是全球机器人企业产品覆盖最广、海外出货量位居行业头部的企业。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延续近年来稳步增长趋势,其中擎朗智能表现尤为亮眼,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前列,同时在全球配送服务机器人、全球餐饮机器人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优势,位列全球第一。属于业内拥有最完整产品线的具身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擎朗智能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和XMAN-F1一经推出,便作为中国顶尖具身智能成果代表受到重磅关注。

 

关于擎朗智能的发展历程,万彬分享了从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就不断研发并发布机器人,包括2015年-2016年的送餐机器人、2018年的移动服务机器人、2019年的配送机器人、2020年的医疗配送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2021年的酒店机器人W3、2024的清洁机器人和2025年的XMAN系列人形机器人,正式开启人形时代。

 

机器人服务场景的商业化进展

 

万彬指出2030年全球机器人将以20%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1,200亿人民币的规模,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将以最高24.6%的增速达到6,300亿的规模,届时将成为机器人市场最大的细分赛道。

 

万彬介绍擎朗智能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完善,其服务机器人所服务的场景已经覆盖各行各业,并形成一套完全自主的全栈技术体系:从态势感认知、算法决策预测到精细运动控制,如在感知数据集基础上,利用多模态感知数据进行三维空间稠密重建,实现云端环境再次感知等训练,大幅降低机器训练成本;亦或是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型计算,机器会在非结构的场景内进行感知识别环境的态势、例如灯光环境、空间布局、障碍物甄别等行为。

 

擎朗智能还形成了“研发-智造-供应链”的全链条产业化落地闭环。目前擎朗智能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工厂位于江苏,定位于智能机器人超级制造标杆基地,作为擎朗智能先进制造与创新成果中试平台,承担着超过一半产能与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职责,在今年,产线将进一步扩容升级。

 

人形与具身智能的产业化思考

 

万彬指出擎朗智能近两年陆续推出三款XMAN系列具身通用机器人产品:XMAN-W3、XMAN-R1、XMAN-F1,其设计理念是为真正服务于人而生。其具身智能系列机器人由本体+大小脑同时发展,形成整机智能的大闭环,但由于真实场景数据的严重匮乏,导致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小脑发展滞后, 制约了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落地。

 

擎朗智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产业化优势,因为当今的具身智能的核心不仅是本体、不仅是算法,而是物理世界数据闭环的构建。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将会是“通用+专用机器人大量共存和协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NIE 2025 | 擎朗COO万彬: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