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以下简称“2025沙利文新投资大会”) ESG与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办。论坛以“可持续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产业领袖、行业领先企业、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聚焦可持续发展与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融资新机遇,共同探讨企业穿越周期的资本和产业力量。
在本次论坛上,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就《当ESG遇上新质生产力,开启美丽的科创奇缘》进行演讲。
汤哲辉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出现结构性拐点后的现状,以及全球价值链贸易放缓等趋势。他还介绍了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在光伏、储能等赛道的全球领先表现与并购动态。他强调了 ESG 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指出二者结合能以绿色、效率、安全为核心,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助力中国经济破局并在全球绿色转型中贡献力量。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
以下为汤哲辉演讲要点:
一、经济现状
汤哲辉指出,联合国契约组织(UNGC)代表陈述ESG是一种工具、手段和途径,旨在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同时为社会环境创造价值。伴随“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ESG在中国的落地开启了历史新篇章。
中国经济在2021年出现“结构性”拐点,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投资方面,过去30年固定资产投资曾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高速货币扩张和持续债务增长,领先于需求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速。消费方面,居民债务负担显著制约消费能力。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债务余额和还本付息占可支配收入占比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2050年老龄化程度接近日本水平。出口方面,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价值链贸易尤其是复杂价值链贸易增速急剧放缓,并呈长期结构性变化,供应链安全成为重点,全球供应链向区域布局转变。
二、气候科技产业
汤哲辉提出,“ESG+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同时要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资本和数据等要素活力。
进入AI2.0时代,人工智能将引领全球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中国在AI应用阶段具备后发优势,AI将在制造与服务等领域实现全场景渗透,并与能源形成共生:能源是AI发展的基础,AI则推动能源转型,两者协同进化将重塑全球格局。
在首届碳博会上发布的《资本赋能,迈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提出,以“3060战略”为支点,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正沿着制造、创新和绿色金融三大维度推进,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储能电池、合成生物、节能环保、动力电池五大赛道。当前光伏企业在科创板密集上市,资本市场正加速产业成长。
2025年发布的《并购潮起,面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则强调产业整合与并购趋势。报告指出,在“3060战略”引领下,中国制造、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并购将成为推动力。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九大赛道并购交易额持续攀升,吸引不同类型投资方参与,并在细分领域形成集聚效应。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锂电池及光伏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拓展为气候科技产业带来新的发展蓝图。
汤哲辉认为,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正在通过资本赋能、科技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形成贯穿投资、研发、制造与并购的完整生态。未来,在“3060战略”指引下,中国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加快迈向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三、趋势展望
在最新趋势展望中,汤哲辉指出,行业正迎来“超级并购周期”,这是由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向估值革命、利润革命转换的重要一环。中国气候科技产业正通过积极的跨境并购和国际合作,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这一战略路径不仅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也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他强调,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剧烈重构,新关税政策和贸易规则深刻改写了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版图。在此背景下,科技产业的并购既是供应链升级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汤哲辉认为,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产业并购已成为气候科技领域加速技术突破与市场整合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产能输出”的并购模式,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带动了全球低碳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未来全球能源竞争将从资源竞争逐步转向技术竞争,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而“ESG+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中国企业制胜的关键组合,并且“Who cares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