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由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简称“2025沙利文新投资大会”或“大会”)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盛大开幕。

港股IPO活动已显著回暖。今年前7个月,港股有51只新股IPO上市(同比+27.5%),募资总额1,286亿港元(同比+616%)。港交所CEO称,目前有超两百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持续加速。

2025年前7个月,日常消费/可选消费行业共计16家企业在香港IPO上市(含3只A+H),合计募资约281亿港元,分别占同期香港IPO的31%及22%。
2025年前7个月,消费股IPO包括海天味业(106亿港元,A+H)、安井食品(24亿港元,A+H)等。相比之下,2024年则为毛戈平(27亿港元)、茶百道(26亿港元)。

海天味业:8家基石认购46.67亿港元,占比46%,投资方包括高瓴/红杉/源峰/博裕【头部私募】、GIC/加皇银行/瑞银【外资机构】、佛山发展【地方产投】等;

海天味业:近38万人参与新股申购(近四年来最高),公开认购918倍,国配认购23倍;
布鲁可:12.7万人申购,公开认购6,000倍(年内最高、历史第三高),国配认购38.6倍。

16只消费股的香港IPO上市表现十分出色,暗盘上涨概率62.50%,平均涨幅18.16%;首日上涨概率56.25%,平均涨幅13.78%。其中,布鲁可等明星公司上市首日均涨超40%,且后市表现强劲,股价较IPO发行价已实现翻倍,受到市场广泛追捧!
截至7月底,还有超30家消费企业已递表港交所。其中,7家A股公司赴港冲刺A+H双重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赛力斯、东鹏饮料、石头科技、锦江酒店、玲珑轮胎,前三家均为千亿级企业。此外还有多家明星消费企业。


商业模式出色:典型案例如老铺黄金——上市一年涨超20倍!新消费代表性企业,超高品牌溢价;
出海成功的全球化企业:典型案例如泡泡玛特——三年累涨28倍!IP价值释放+出海成绩斐然,全球化范本;
盈利分红稳定:典型案例如美的集团——自2013年以来累计分红达1342亿人民币,平均分红率近50%;
泡泡玛特通过出海实现了涅槃重生,凭借“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其海外再造带来估值和业绩双击,自2022年低点至今,股价涨超3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