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生命科学新投资高峰论坛于2025年8月28日在上海顺利举办。该论坛汇聚了50余位产业领袖、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以“内强根基,稳驭风浪”为主题,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趋势、创新技术及全球化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产业发展与全球合作。
在本次论坛上,以心医疗董事长&CEO王莉分享了《新一代心血管诊断治疗器械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以心医疗董事长&CEO王莉
以下为王莉演讲要点:
一、心血管疾病诊疗现状
王莉指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中心衰、冠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三大细分领域患者基数庞大,临床需求迫切但诊疗存在明显短板。
心衰领域,全球患者超 6,400 万,中国患者超 1,300 万,每年新发约 300 万例,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7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 3.2%。然而心衰患者预后较差,总体 5 年生存率仅 35%,终末期心衰 5 年生存率 20%,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药物治疗 1 年生存率仅 11%,同时再住院率居高不下,30 天全因再住院率 25%,一年再住院率 69%。当前诊疗的核心痛点在于 “肺水” 早期筛查和监测管理缺失,现有临床评估、X 线胸片、肺部超声等方法存在精准性不足、耗时久或有创等问题,无法及时评估肺淤血状态,延误心衰恶化干预时机。
冠脉疾病方面,中国年住院患者 530 万人,年死亡患者 180 万人,住院患者人均花费约 1.7 万元,健康生命年损失达 3.72 人年 / 千人,治疗需求广阔。2024 年中国 PCI 手术量约 200 万例,药物球囊(DCB)作为 “介入无植入” 创新疗法,虽获指南广泛推荐用于 ISR、小血管病变等场景,且集采后患者可及性提升,但中美市场存在差距,美国首款 DCB 2024 年才获批,医保价格约 1.1 万美元 / 条,而中国虽实现国产替代(2024 年国产市占率逾 75%),但仍需突破高端技术以满足全球化需求。
心脏瓣膜疾病领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手术量增长迅猛,2024 年全球达 24.65 万例,中国从 2021 年 8,200 例增至 2024 年 17,232 例,年复合增长率 28.1%;外科瓣膜年手术量全球超 32.5 万例,中国约 9.2 万例。不过现有瓣膜存在明显缺陷,生物瓣寿命仅 8-10 年、依赖手工制造,机械瓣需终身抗凝,且二尖瓣疾病治疗率极低(仅 0.5%),供需缺口达百倍以上,临床亟需创新产品突破。
二、新一代心血管器械技术突破
王莉提出,针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痛点,新一代器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关键突破,覆盖心衰监测、冠脉治疗、心脏瓣膜置换三大领域,推动诊疗模式升级。
心衰监测领域,以心医疗 ReDS 肺水监测分析仪填补 “肺水” 监测空白。该产品采用独创射频监测和成像科技,通过波阻抗技术实现无创、定量、快速监测,患者无需脱衣,读取时间不到 45 秒,解决传统方法的短板。临床数据显示,ReDS 指导心衰患者容量管理可显著降低 30 天死亡和心衰再入院复合终点风险达 91%,且是全球唯一心衰无创精准监测产品,区别于雅培 CardioMEMS 等有创植入设备。同时,ReDS 构建了丰富产品管线,ReDS Pro 适用于急诊科、肾内科等场景,ReDS Home 支持居家使用并连接手机 APP,连续监测版适配 ICU 重症监护,还可拓展至肺炎、慢性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领域,实现全病程管理。
冠脉疾病治疗领域,以心医疗紫杉醇冠脉药物球囊 SmartBird 凭借技术优势引领国产出海。其采用全球第四代 Paclitaxel + 抗氧化剂涂层,增加抗凝功能,血管药物转移率更优,远期抗再狭窄效果更佳,且拥有全球专利授权,是中国极少数能出海欧美市场的 DCB 产品。产品结构设计合理,顺应性优秀,易到达狭窄病变部位,临床适应证未来有望扩展至外周、透析和神经血管领域,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心脏瓣膜领域,以心医疗推出革命性新材料瓣膜及二尖瓣介入产品。新材料介入主动脉瓣 Sikelia® 实现四大突破:植入后理论寿命达 25 年,远超传统生物瓣的 8-10 年;成本仅为生物瓣的 1/5-1/10,通过智能自动化生产提升效率与一致性;不依赖径向支撑力,降低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并发症;100% 可回收,为手术安全托底,便于下沉市场推广。二尖瓣介入置换系统 MitraFix® 则是全球唯一实现全超声引导下介入二尖瓣置换的产品,支持经心尖、经心房、经股静脉三种入路,输送鞘尺寸全球最小,Skin to skin 手术时间仅 20 分钟,学习曲线短,已完成 64 例法规注册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三、产业趋势与以心医疗布局
王莉认为,新一代心血管医疗器械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于全球知识产权、全球创新技术、全球商业化能力,未来行业将向无创化、微创化、长效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中国企业有望凭借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引领。
以心医疗围绕三大核心要素构建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方面,境内外专利布局完善,如 SmartBird 拥有全球专利授权,为全球化商业化奠定基础;技术创新上,从 ReDS 的无创监测技术,到 SmartBird 的第四代涂层技术,再到新材料瓣膜的寿命与可回收突破,持续推出全球领先产品;商业化能力方面,产品已覆盖中国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欧美及 “一带一路” 国家,如 SmartBird 推动出海,新材料瓣膜和 MitraFix® 瞄准全球市场缺口。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心衰监测、冠脉介入、心脏瓣膜等领域需求将持续释放。以心医疗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完善产品管线,通过全球化布局,推动中国心血管器械走向世界,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可及的诊疗方案,助力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