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捷报丨沙利文祝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301330)
上市捷报丨沙利文祝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301330)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330)将于2022年8月17日成功登陆创业板。公司是一家以生物识别为核心技术,专业提供智慧出入口管理、智慧身份核验、智慧办公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特此热烈祝贺公司成功上市。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熵基科技”)于2022年8月17日成功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37,123,013股,每股发行价格为43.32元。
公司是一家以生物识别为核心技术,专业提供智慧出入口管理、智慧身份核验、智慧办公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致力于将指纹、人脸、静脉、虹膜等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与计算机视觉、射频、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向商业、交通、金融、教育、医疗、政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具备身份识别与验证功能的智能终端、行业应用软件与平台。公司专注于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向传统出入口管理、身份核验及办公领域赋能,可以为企事业级用户提供含有智能终端、行业应用软件与平台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沙利文长期关注全球及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发布了大量研究报告,且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中,帮助客户加速成长。
生物识别行业概览
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分析,对生物个体进行区分的一种计算机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指纹、人脸、虹膜等)或行为特征(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普遍性、唯一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是人体生物特征可以进行识别的重要条件。生物识别技术具备不易遗失或丢弃、不易伪造或被盗、随时随地可用等特性,由于其独特的特点,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从公共安全、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到金融、商业安全、交通出行、线上消费等众多领域。
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
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生物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8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2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9%。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电信、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等领域正在加速推广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识别身份核验以及出入口场景,包括各国政府在边境安全、电子护照、刑侦等方面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运用以及在门禁、考勤等商业领域的应用。此外,云计算和电子商务也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移动支付和在线转账等业务推动了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市场的加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丰富,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以19.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20年的240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483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也将为中国生物识别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契机。
从技术类型来看,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识别以及人脸识别,这两种技术具备较高的使用便利性以及较低的设备成本优势,2019年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约为56.0%和21.1%。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生物识别市场38.3%的市场份额,随后是北美(30.6%)、欧洲(22.0%)以及其他地区(9.1%)。
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各个国家逐步推进的身份识别项目和边境管理举措、物联网设备和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是亚太区生物识别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沙利文报告,2015年至2019年,亚太地区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41亿美元增长至8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2%,并有望从2020年开始以22.3%的复合增长率于2024年达到208亿美元,在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的比重有望在2024年达到43.1%。
全球生物识别细分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
中国的生物识别市场起步虽晚于西方国家,但在政府支持、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下,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行业龙头均加速布局生物识别市场,中国生物识别行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增长。以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为生物识别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而国内移动端的发展和普及为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带来巨大需求。5G及便携式应用终端的普及丰富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屏幕解锁、智能支付、账户登录等商业化场景不断涌现,成为了研发热点。
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0.6%。近年来,各厂商的发展重心已逐渐转向自主开发核心算法及专利,产业发展更加成熟。未来,伴随技术的革新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增多,中国的生物识别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元,未来五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6%。
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生物识别技术行业概览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
现阶段,全球生物识别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技术为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2019年的市占率分别为56.0%、21.1%以及8.6%。指纹识别的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最为成熟,已在多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市场规模占据了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半壁江山,从2015年的65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1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屏下指纹技术的突破,未来指纹识别市场将保持15.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36亿美元。
虽然指纹识别依旧将占据生物识别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的占比将由2019年的56.0%逐渐下降至2024年的48.9%。过去5年间,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凭借非接触式、准确度高等优势发展迅猛,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4%和22.5%,增速显著高于指纹识别。预计到2024年,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1亿美元和48亿美元。随着技术的突破以及成本的下降,静脉、声纹识别等技术也将迎来高速增长阶段,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高于20%。
随着多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容,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全面发力,生物识别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
从技术类型来看,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也是指纹识别以及人脸识别,其2019年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约为49.6%和28.6%。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机场、高铁站、商务楼宇和社区应用广泛。一些其他类别的生物识别技术由于应用场景尚不完备以及技术的限制,获得的融资规模较小。
从应用场景来看,2019年国内的生物识别芯片制造市场占比40.2%,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市场的占比59.8%。生物识别出入口、身份认证核验、生物识别办公是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市场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19年市场份额的占比依次为38.8%、23.9%和8.2%。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全球及中国生物识别出入口行业概览
生物识别出入口是应用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对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在出入口实现对人、车、物等目标的进出进行权限、身份识别、收费、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的控制与管理。
全球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城市、企业、社区对于安全性、便捷性及智能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指纹、人脸识别技术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在出入口控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推广,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停车区等在内的诸多线下场景的智慧化改造和建设的不断加速,使生物识别出入口控制市场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全球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7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
未来,基于管理方对人力成本的考虑,出入口管理控制领域下现行的人工管理与设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将逐步向自助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作为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的重要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球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以20.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20年的5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20亿美元。
全球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
随着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城市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入口控制场所,通过智能化门禁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安全的通行管理。中国的出入口管理系统从早先的传统门卫管理、模拟信号监控,发展为新一代生物识别智能化出入口管理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停车场、智能门禁、智能通道闸门、智能收费、智能巡更等多个领域。中国的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8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5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占比从36.8%逐渐攀升至38.8%。未来,随着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其在出入口控制管理领域的进一步渗透,中国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至2024年的142亿元,2020年至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0%。
中国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门禁市场规模
作为出入口控制领域下的主要细分市场——门禁市场呈现产品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多年以来,门禁系统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生物识别门禁、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系统,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
2019年中国生物识别门禁市场规模在中国生物识别出入口市场中占比为51.9%。中国生物识别门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27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8%。在整体门禁市场中,生物识别门禁市场占比也不断上升,从2015年的16.7%快速上涨至2019年的20.3%。未来随着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的建设加速,生物识别门禁在门禁领域将会进一步渗透,中国智慧生物识别门禁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024年的75亿元,2020年至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7%。
中国生物识别-门禁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全球及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概览
生物识别办公市场是利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创建一个“安全、高效、节能、健康、智能”的新型办公系统而提供的一系列智能化办公场景产品。
考勤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生物识别办公市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也是生物识别技术最为人熟知的应用。早期的生物识别考勤市场采用的几乎都是技术壁垒较低、发展成熟的指纹识别技术。但随着一些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静脉识别凭借其非接触式的特点也开始逐渐进入考勤市场。
云办公指将办公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集成了即时通讯、群组讨论、考勤请假、文件存储与共享、工作审批、费控报销、人事管理等功能,以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实现低碳减排。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云考勤、云会议以及其他多种支持移动办公、线上办公的系统和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全球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智能化办公要求的提出,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的持续的发展和升级,生物识别办公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球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0%。未来,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应用,全球办公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生物识别办公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2020年初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将推动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在办公领域的应用。全球生物识别办公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以20.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20年的1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4亿美元。
全球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在考勤设备、访客登记设备、会议签到设备等多种办公领域智能设备上的应用,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市场扩大。生物识别考勤设备是生物识别办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早以指纹识别考勤设备为主,目前人脸识别考勤设备以及指纹人脸多模态识别考勤设备的应用也已十分广泛。除此之外,虹膜识别技术和静脉识别技术在特定考勤领域(如井下作业、银行金库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11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4%。与此同时,生物识别办公在中国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市场中的占比从7.9%逐渐上涨至8.2%。未来,随着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其在办公领域的进一步渗透,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至2024年的28亿元,2020年至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
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中国生物识别办公-考勤市场规模
传统的考勤系统主要有人工考勤、条码考勤、读卡考勤等。人工考勤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条码考勤、读卡考勤则容易出现他人代替考勤的现象,以及考勤卡/条码丢失的情况,考勤成本较高。随着职场的不断规范化,智能考勤也开始流行,这就要求办公考勤有着更快、更便捷、更准确的实现方式。
如今,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与考勤机相结合也越来越广泛。2019年中国生物识别考勤市场规模在中国生物识别办公市场中的占比为81.8%(包括云考勤系统)。中国生物识别考勤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亿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9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在整体考勤市场中,生物识别考勤市场占比也不断上升,从2015年的29.4%快速上涨至2019年的32.1%。
未来随着生物识别办公的建设加速,以及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升级和融合发展,尤其是疫情下催生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考勤软件系统的发展,中国生物识别考勤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024年的25亿元,2020年至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8%。
中国生物识别办公-考勤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年至2024年(估计)
资料来源:沙利文报告
沙利文公司在TMT行业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协助知名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功上市案例包括:玄武云科技(2392.HK)、汇通达(9878.HK)、创新奇智(2121.HK)、商汤科技(0020.HK)、秦淮数据(NASDAQ:CD)、明源云(0909.HK)、创世纪集团(1849.HK)、微盟集团(2013.HK)、万咖壹联(1762.HK)、亚信科技(1675.HK)、港亚控股(1723.HK)极光移动(NASDAQ:JG)、倢冠控股(8606.HK)、齐屹科技(1739.HK)、维信金科(2003.HK)、汇付天下(1806.HK)、Atlinks(8043.HK)、Zioncom(8287.HK)、ISP Global(8487.HK)、Vobile(3738.HK)、艾伯科技(2708.HK)、iClick(NASDAQ:ICLK)、盛业资本(6069.HK)、安领国际(8410.HK)、安科系统(8353.HK)、俊盟国际(8062.HK)、飞思达(8342.HK)、Future Data(8229.HK)和亚势备份(8290.HK)等。
推荐阅读
05. 沙利文助力秦淮数据成功赴美上市(NASDAQ:CD)
12. 沙利文助力极光移动成功赴美上市(NASDAQ:JG)
17. 沙利文助力Atlinks成功赴港上市(8043.HK)
18. 沙利文助力Zioncom成功赴港上市(8287.HK)
19. 沙利文助力ISP Global成功赴港上市(8487.HK)
20. 沙利文助力Vobile成功赴港上市(3738.HK)
22. 沙利文助力iClick成功赴美上市(NASDAQ: IC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