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捷报丨沙利文助力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赴港上市(2496.HK)
上市捷报丨沙利文助力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赴港上市(2496.HK)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496.HK)于2023年9月25日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主板。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相关并发症、癌症及老年性眼科疾病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疗法,以解决肿瘤及老年眼科病领域的医疗需求。公司布局和深耕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开发了4个创新平台,目前已设计开发了七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公司的核心产品M701是一种重组BsAb,正被开发用于治疗恶性腹水及恶性胸水的缓解治疗。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为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提供独家行业顾问服务,特此热烈祝贺其成功上市。
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友芝友生物”)于2023年09月25日成功上市,公司计划发售0.1亿股H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行价为20.00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20亿港元。
在本次赴港上市过程中,沙利文公司主要承担以下任务:帮助发行人准确客观地认识其在目标市场中的定位,用客观的市场数据发掘、支撑和凸显发行人的竞争优势,配合发行人、保荐人以及其他专业中介机构完成招股书相关部分(如概览、竞争优势与战略、行业概览、业务等重要章节)的撰写,协助发行人完成与联交所和投资者的沟通,帮助投资者快速理解市场生态和竞争格局,辅助发行人完成联交所关于行业方面的相关问题的反馈等。
投资亮点
公司是中国双抗开发的先行者,致力于癌症并发症及癌症双抗疗法的开发;
公司在技术上有10余年的积累,已开发YBODY ® 、Check-BODY、Nano-YBODYTM和UVAX ® 在内的四个平台用于临床评估,助力新药开发;
公司基于发展潜力与临床需求缺口,采用差异化的临床开发策略,实现候选药物的临床和商业价值最大化;
公司在化学、制造和控制(CMC)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一个强劲且符合NMPA/FDA和GMP标准的CMC平台,支持NMPA和FDA的IND和后期阶段的批准;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具备十年以上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在创新药物成功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有良好往绩记录。
根据沙利文报告,公司:
M701是全球专门为治疗恶性腹水和恶性胸水的两款双抗之一;
Y150是中国唯一一款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CD38及T细胞接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Y101D是唯一的PD-L1 X TGF-β对称四价双抗,已在全球进行临床开发;
Y400同时靶向VEGF和ANG2,在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其他眼部新生血管相关疾病方面的前景广阔。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概览
随着近年来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和中国肿瘤药物销量的稳定增长,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人民币1,575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2,3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4%。预期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的规模增速略高于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速,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4,019亿元及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5,866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5%,2026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9%。
资料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治疗性抗体市场概览
2022年中国治疗性抗体市场增长至人民币759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7.6%,预期会迅速增长,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2,283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7%,2030年为人民币4,793亿元,2026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4%。
资料来源:沙利文分析
中国BsAb市场概览
BsAb为一种人造蛋白,可识别和特异性结合两种抗原或表位。它能同时阻断抗原╱表位介导的生物学功能或令抗原细胞结合得更紧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各种疾病发病机制的了解加深和治疗性mAb的迅速发展,BsAb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随着抗体构建、表达和纯化技术的发展,BsAb衍生出数十种结构。当前BsAb的应用和研究主要侧重肿瘤疗法领域,但亦会扩展至血友病和眼科等其他领域。
2022年中国BsAb市场规模为人民币9亿元,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人民币1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3.6%,并在2030年进一步增至人民币6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8%。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球及中国分别有九种及三种获批的BsAb。就相应治疗性抗体市场的占比而言,2022年全球及中国BsAb药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及1.2%。预期中国BsAb市场在2023年至2025年间将以12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由于全球及国内已上市BsAb产品的数量有限以及并无任何BsAb生物仿制药,故预计2026年至2030年中国BsAb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仍将高达39.8%。
全球及中国BsAb药物竞争格局
(1)靶向EpCAM x CD3的BsAb
EpCAM是一种表达最频繁、最强烈的肿瘤相关抗原之一,可在90%以上的会导致恶性腹水(MA)和恶性胸水(MPE)的常见癌症中观察到。目前的MA和MPE的治疗方法主要专注于治疗早期患者的原发性肿瘤或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然而,MA和MPE经常与预后不良的多个器官的恶性肿瘤有关;因此,晚期癌症患者很少能从上市的药物中受益。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开发针对MA和MPE的创新药物。抗EpCAM 和抗CD3的BsAb的开发可以作为解决靶向CD3的BsAb科技壁垒的一个新兴的备选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有1种申请更新上市许可的药物及六条专门为治疗MA或MPE而开发的临床开发创新药物管线,包括两条BsAb、两条细胞疗法管线、一条多肽管线以及一条其他蛋白管线。
资料来源:沙利文分析
(2)靶向CD38 x CD3的BsAb
CD38抗原在浆细胞上表达非常高且均匀,因此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伴抗CD38 mAb的理想靶点。CD38 × CD3 BsAb的目的是结合目标MM肿瘤细胞上的CD38和T细胞上的CD3,让活化的T细胞攻击目标肿瘤细胞。与具有相同靶点的mAb产品相比,CD38 × CD3 BsAb具有疗效更佳、不太可能形成耐药性且给药剂量较小的优势。
目前靶向CD38的BsAb的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下表载列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临床开发中治疗MM靶向CD38的BsAb在全球的竞争格局,其中Y150是中国唯一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CD38及T细胞接合的BsAb。
资料来源:沙利文分析
(3)靶向CD38 x CD3的BsAb
靶向PD-1/PD-L1 × TGF-β的BsAb同时抑制PD-1/PD-L1轴和TGF-β信号通路,可以恢复癌症患者失调的抗肿瘤免疫,建立免疫支持的肿瘤微环境。抗PD-1/PD-L1抗体对胰腺癌和HCC等多种实体癌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抗癌活性。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尚无PD-1/PD-L1 × TGF-β 的BsAb药物在全球或中国上市。中国有16种PD-1/PD-L1 × TGF-β靶向管线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Y101D是唯一的PD-L1 × TGF-β的BsAb,而其他15种管线为靶向PD-1/PD-L1 × TGF-β的双功能抗体受体融合蛋白。
资料来源:沙利文分析
在肿瘤免疫领域,沙利文服务了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企业。
查看友芝友完整招股书
沙利文融合全球62年的咨询经验,25年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助力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取得行业内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大健康产业是沙利文最核心的专注研究领域之一。近20多年来,沙利文团队为数百家国内外优秀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了融资财务顾问、IPO行业顾问、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其中成功上市案例包括: 宜明昂科( 1541.HK )、科伦博泰(6 990.HK)、 来凯医药( 2105.HK)、 科笛集团(2487.HK)、 绿竹生物(2480.HK)、梅斯健康( 2415.HK)、药华药(PHECR)、 中进医疗 (NASDAQ:ZJYL)、 依生生物( NASDAQ:YS )、美丽田园( 2373.HK)、 康沣生物(6922.HK)、博安生物(6955.HK)、思路迪(1244.HK)、美皓医疗(1947.HK)、高视医疗(2407.HK)、乐普心泰(2291.HK)、健世科技(9877.HK)、健康元(JCARE.SW)、乐普医疗(LEPU.SW)、叮当健康(9886.HK)、百奥赛图(2315.HK)、智云健康(9955.HK)、美因基因(6667.HK)、Prenetics(PRE.NASDAQ)、云康集团(2325.HK)、瑞科生物(2179.HK)、乐普生物(2157.HK)、清晰医疗(1406.HK)、百心安(2185.HK)、雍禾医疗(2279.HK)、凯莱英(6821.HK)、北海康成(1228.HK)、固生堂(2273.HK)、鹰瞳科技(2251.HK)、三叶草生物(2197.HK)、微创机器人(2252.HK)、和誉开曼(2256.HK)、堃博医疗(2216.HK)、先瑞达(6669.HK)、康圣环球(9960.HK)、医脉通(2192.HK)、腾盛博药(2137.HK)、康诺亚(2162.HK)、朝聚眼科(2219.HK)、归创通桥(2190.HK)、和黄医药(0013.HK)、科济药业(2171.HK)、兆科眼科(6622.HK)、大自然药业(UPC.NASDAQ)、赛生药业(6600.HK)、昭衍新药(6127.HK)、诺辉健康(6606.HK)、天演药业(ADAG.NASDAQ)、贝康医疗(2170.HK)、健倍苗苗(2161.HK)、微创心通(2160.HK)、瑞丽医美(2135.HK)、加科思药业(1167.HK)、和铂医药(2142.HK)、京东健康(6618.HK)、德琪医药(6996.HK)、荣昌生物(9995.HK)、药明巨诺(2126.HK)、先声药业(2096.HK)、云顶新耀(1952.HK)、嘉和生物(6998.HK)、再鼎医药(9688.HK)、欧康维视(1477.HK)、永泰生物(6978.HK)、海普瑞药业(9989.HK)、开拓药业(9939.HK)、沛嘉医疗(9996.HK)、康方生物(9926.HK)、诺诚健华(9969.HK)、天境生物(IMAB.NASDAQ)、康龙化成(3759.HK)、中国抗体(3681.HK)、东曜药业(1875.HK)、亚盛医药(6855.HK)、复宏汉霖(2696.HK)、翰森制药(3692.HK)、迈博药业(2181.HK)、方达控股(1521.HK)、维亚生物(1873.HK)、基石药业(2616.HK)、君实生物(1877.HK)、药明康德(2359.HK)、信达生物(1801.HK)、华领医药(2552.HK)、百济神州(6160.HK)、歌礼制药(1672.HK)、药明生物(2269.HK)、华润医药(3320.HK)、雅各臣科研制药(2633.HK)、和黄中国医药(HCM.NASDAQ)、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BBI生命科学(1035.HK)等。以交表项目量统计,沙利文医疗团队在赴港医疗IPO中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2018至2022年始终为市场份额第一名。
自2019年7月科创板首批公司挂牌以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中,包括: 敷尔佳( 301371.SZ)、 晶合集成(688249.SH)、无锡日联(688531.SH)、茂莱光学(688502.SH)、康为世纪(688426.SH)、近岸蛋白(688137.SH)、诺诚健华(688428.SH)、奥浦迈生物(688293.SH)、微创电生理(688351.SH)、盟科药业(688373.SH)、益方生物(688382.SH)、集萃药康(688046.SH)、海创药业(688302.SH)、荣昌生物(688331.SH)、仁度生物(688193.SH)、首药控股(688197.SH)、和元生物(688238.SH)、亚信安全(688225.SH)、希荻微(688173.SH)、迈威生物(688062.SH)、亚虹医药(688176.SH)、百济神州(688235.SH)、嘉和美康(688246.SH)、迪哲医药(688192.SH)、诺唯赞(688105.SH)、成大生物(688739.SH)、格科微(688728.SH)、华熙生物(688363.SH)、君实生物(688180.SH)、泽璟制药(688266.SH)、百奥泰(688177.SH)、神州细胞(688520.SH)等,被认为是业内最具实力、最具专业度、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研究机构之一。我们希望与企业一起,洞悉行业前瞻,抓住发展契机,共同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和升级,铸就健康未来。
推荐阅读(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沙利文助力药华药成功发行GDR并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PHECR)
沙利文助力健康元成功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JCARE.SW)
沙利文助力乐普医疗成功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LEPU.SW)
沙利文助力Prenetics成功赴美上市(NASDAQ:PRE)
沙利文助力大自然药业成功赴美上市(NASDAQ : UPC)
*以上顺序不分先后,按上市时间倒序排列
2023沙利文新投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