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高管:虚拟电厂有利于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和稳定
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高管:虚拟电厂有利于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和稳定

5月份以来,南方多个省份用电负荷、用电量持续攀升。据悉,5月22日,南方电网最高负荷今年首次突破2亿千瓦,比去年提前35天。 面对用电负荷持续增长的趋势,多地也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在资本市场上,绿色电力板块投资热情高涨,虚拟电厂成为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提速,为使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还需要提升哪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数字技术、绿色金融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和推动企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在消费旺季电力供应偏紧背景下,虚拟电厂迎来投资建设热潮,其发展前景如何?虚拟电厂对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化交易电量有何价值?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哪些趋势呈现?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贾庞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共同探讨上述话题。
证券日报
Q
证券日报记者: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提速,为使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还需要提升哪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转型,如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但此类能源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特性指标,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会影响整体供电的稳定性,造成用电发电供需错配,以及电网调峰调频等相关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安全稳定性形成一定挑战。因此,在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能源安全风险将从原来以煤油气为代表的一次能源供应风险转向电力安全供应风险。
为应对绿色能源转型,我国正在积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推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将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转化为以风光发电为主的清洁绿色能源。伴随着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快速增长,不仅需要加强电网建设,强化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及优化调度能力,通过合理安排和协调不同类型的资源,实现供电系统的平衡调节,确保供需匹配;同时,也需要积极拓展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带来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Q
证券日报记者:数字技术、绿色金融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和推动企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数字技术和绿色金融的结合,将共同提升企业低碳运营的意识理念,推动了我国绿色能源事业的发展。首先,数字技术为绿色能源发展和企业低碳生产提供了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实现对能源生产、储存、传输等系统的精确监测、预测和优化管理,提升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帮助企业识别和改善能源浪费和低效的环节,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其次,绿色金融为绿色能源项目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绿色债券、基金、信贷等金融产品,为绿色能源项目提供了相应的融资渠道,吸引投资者资金进入绿色能源领域,推动我国绿色能源转型。同时,绿色金融还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减排。
Q
证券日报记者:在消费旺季电力供应偏紧背景下,虚拟电厂迎来投资建设热潮,其发展前景如何?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能源整合模式,将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电源管理和调度系统,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虚拟电厂可以协调不同类型的电力资源,既能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也能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储存的电力,灵活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今年入夏以来,居民用电负荷叠加工业生产用电的同步增长,导致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电力供应趋紧。虚拟电厂可以将大量散落的、可调节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加入电网调度,实现有效的“削峰填谷”;同时,还可以提供调频、调压、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增强电网安全性。因此,在电力供需偏紧的时期,虚拟电厂可以作为有效的调节工具缓解电力供应紧张,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虚拟电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在政策推进、实际需求日益旺盛、电力市场化发展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具备聚合、优化、协调海量分布式资源的虚拟电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Q
证券日报记者:虚拟电厂对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化交易电量有何价值,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哪些趋势呈现?
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工具之一,虚拟电厂可实现跨地区的分布式电源聚合,可以加强电力市场中需求侧和供应侧的协同互动,对于解决尖峰负荷规模增加和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随着虚拟电厂对资源的整合,体量较小、分散度较高的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和充电桩等均可参与电量市场化交易,且通过系统性的监测、优化、预测等全方位管理,提升能源输出的稳定性和能效水平,在提高其需求响应及电力辅助服务参与度的同时,减少其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冲击。此外,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吸引多领域玩家入局,包括电网信息化企业、智慧能源和IT领域方案提供商、新能源或新型储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推动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虚拟电厂正逐步从政府或调度部门邀约,负荷聚合商响应的模式,向开放的电力交易市场进行转变,将会具备更加统一的标准和接口。现阶段我国虚拟电厂试点聚合的资源集中在负荷侧,随着电力交易机制的日趋成熟以及我国配电网建设的逐步完善,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资源将接入聚合,实现“负荷类”虚拟电厂到“一体化”虚拟电厂的转型。同时,虚拟电厂也会从试点示范阶段向平台型商业模式发展,从整体上提升虚拟电厂在电力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度。
*本采访刊登于《证券日报》,记者为郭冀川 ,原文标题为 《 多地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 业界期待多举措支持虚拟电厂发展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完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