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发布会在京顺利召开
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发布会在京顺利召开

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10月16日,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嘉宾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秘书长刘平、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乌兰、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奥·乌力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董竞成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和奥特奇蒙药董事长向公伟。
在本次座谈会上,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正式发布了《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民族药在全球医疗体系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行业发展面临着现代化与传统理论融合的双重挑战。在民族药行业的发展中,民族药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方面与现代医学尚存差距,尤其在标准化和国际化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因此,推动民族药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提升民族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蒙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更形成了一套独立且完整的医学和药学体系。它与中医药、藏医药、维医药一道,共同构筑了我国“以一带三”的医药格局,如同石榴籽般紧密团结,共同维护着人民的健康。白皮书详细梳理了蒙药的起源、分类以及其独特的药理价值。蒙药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临床应用价值,在国内医药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不断演进,蒙药面临着来自标准化生产、药材资源可持续性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虽然近年来蒙药在市场渗透率上逐步提高,但其在质量标准化、临床规范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蒙药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痛点,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蒙药行业当前主要问题包括市场观念较旧,现代化进程急需加快蒙药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循证支持不足。以及医生和患者对蒙药的接受度较低。同时,蒙药审批流程不够完善,文号获批较为缓慢,需要政策关怀。白皮书建议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蒙药生产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大蒙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逐步推动蒙药理论的现代化标准建设。这些策略将帮助蒙药克服当前的行业痛点,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展望未来,中国蒙药行业的市场格局将继续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迈进。白皮书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蒙药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蒙药行业将通过文化传播增强蒙药的国际认知度,推动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与应用。这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同时,完善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都是蒙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奥特奇蒙药董事长向公伟在座谈会中提出,蒙成药生产企业必须担当起蒙成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责任。企业应注重市场化发展战略,将市场化作为蒙成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聚焦于产品本身,通过医保和基药目录准入布局,推动蒙医药走出内蒙古,最终进入国家主流医药市场。同时,创新研发是蒙成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应走中蒙西医结合、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积极推动蒙成药核心大品种的上市后综合评价,强化蒙成药的创新研发和蒙医药理论标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
座谈会的与会者一致认为,蒙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政策激励和监管干预、技术升级和能力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转化能力、产业链生态建设、稳定的原料来源等重要方面。
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为蒙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中国蒙药市场白皮书》也将持续发挥其指导与提示意义,为蒙医药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