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 | 香港可借高端医疗旅游走出困境

FT中文网 | 香港可借高端医疗旅游走出困境

2021/01/18

FT中文网 | 香港可借高端医疗旅游走出困境
FT中文网

旅游业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一直是支撑当地就业的重要力量,但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当地旅游经济遭受重创,相关行业失业率骤增。1月11日,《FT中文网》撰文探讨香港旅游业在后疫情时期破冰突围的转型之路,认为香港可通过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旅游纾困解难。其中,在论证香港医疗旅游行业的开发空间与增长潜力时,直接援引了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

 

# 沙利文洞见

01

香港私家医疗2019年总开支达869亿港元,预料将以复合年均7.6%的速度增长,在2025年达到1,340亿港元;预测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在2025年将达658亿美元,亚太区约占当中的40%,如香港能取得亚太市场10%的份额,将额外增加约200亿港元收益,整体市场规模扩大至1,540亿元。

02

如此巨大的产业空间,香港迫切需要把握当下的黄金时间,向高端医疗旅游市场延伸。

 

2020年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不可避免的重创了香港的旅游市场。去年1-10月访港旅客人数大跌92.9%。消费旅游相关行业第三季度失业率急升至11.7%,而该数据还未反应同年10月国泰港龙航空停运裁员以及政府保就业基金完结后的情况。香港旅游业自身依赖单一市场,“量高低值”的结构问题难以应对疫情后的旅游生态。

 

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除GDP的贡献外,旅游及相关行业一直是支撑本地就业的重要力量。香港必须着力发展多元化高利润的旅游产品。医疗旅游市场不仅利润高,更可充分利用香港固有的旅游与医疗资源,且香港产业链集中及拥有高度成熟的资本市场。故应着力发展“量少高值”,吸引新兴市场富裕阶层的高端医疗旅游市场。

 

过去数年,世界各地正在抢滩医疗保健旅游这块朝阳行业。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成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朝阳行业,与休闲旅游一共将占全球GDP的22%。其中,中国是海外医疗旅游的刚需大国。根据中国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于2020年初做的调查发现,中国2019年赴海外就医人群中,65%来自高收入的企业家及企业高管,美国、英国及日本占海外就医市场的99%。毋庸置疑,香港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医疗人才及技术均名列世界前列。香港开放的市场环境能更好的调动国际医疗资源,且凭借与中国内地的紧密发展,在各国新冠疫情以及中美关系不明朗的前景下,更有绝对优势吸引中国新富阶层赴港就医旅游。

 

为何过去数年香港在医疗旅游领域被淹没了身影?

 

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以政策为主导的行业合作、社会存在质疑之声以及过往香港旅游业依赖中国市场红利阻碍了业界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其实市场之手早已将香港的医疗资源向内地延伸,如香港上市的医思医疗集团与中国在线医疗服务品牌企鹅医生合作,通过线上平台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大湾区居民赴港就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但横向比较世界其他地区的医疗旅游市场,政策扶持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是短期快速建立旅游品牌的关键。比如泰国自2004年推行“Medical Hub of Asia”计划,日本政府在2010将医疗旅游定为国家支柱产业。

 

香港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结构,只要有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行业自会结合资本的力量开疆拓土。首先应政策上放松市场限制,打开不同业界与市场之间的壁垒。比如加快两地保险业互通,落实市场期待的“保险通”机制,将可极大提升医疗消费能力。其他政策如向采用医疗科技及提供培训的私人机构提供税务优惠或资助,对有医疗需要的旅客发放医疗旅游签证,放宽逗留时间或入境次数。政策先行,还需要业界的紧密合作,开发具吸引力的医疗服务及旅游产品,能针对性满足旅客入境后的需要, 最好能组成跨业界的医疗旅游协会,统领医疗、旅游、航空、酒店业等不同领域的合作。要打造国际医疗旅游城市,还需要政府协调旅游发展局、卫生署等部门,提高行业监管与加强品牌推广。只要改变视野与思路,香港旅游业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至于社会上质疑香港土地及医疗资源短缺,笔者认为,这并不构成发展医疗旅游市场的负面因素。香港确实不能如日本、新加坡在市中心兴建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只要政府适度放宽土地用途且整合私人医疗市场网络,可利用交通网络优势形成点对点衔接的精品服务。香港短缺的医疗资源主要在公营机构,高端私营医疗市场独立运作且具有一定的体量,只是没有形成医疗旅游品牌。反而笔者认为在政策上应大力鼓励发展更多的医疗服务培训,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只要政策清晰、监管到位,发展高端私人医疗市场并不会抢占公营医疗资源。相反的,如果行业前景明朗,更可吸引更多人投身医护行业。

 

根据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及独立市场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香港私家医疗2019年总开支达869亿港元,预料将以复合年均7.6%的速度增长,在2025年达到1,340亿港元;预测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在2025年将达658亿美元,亚太区约占当中的40%,如香港能取得亚太市场10%的份额,将额外增加约200亿港元收益,整体市场规模扩大至1,540亿元。如此巨大的产业空间,香港迫切需要把握当下的黄金时间,向高端医疗旅游市场延伸。

 

*本文转自《FT中文网》,作者陈惠仁,原文名为《香港可借高端医疗旅游走出困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FT中文网 | 香港可借高端医疗旅游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