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高管出席2021衍禧HiMed医创嘉年华之“不忘初心”并发言

沙利文高管出席2021衍禧HiMed医创嘉年华之“不忘初心”并发言

2021/01/20

沙利文高管出席2021衍禧HiMed医创嘉年华之“不忘初心”并发言
2021年1月20日,2021衍禧HiMed医创嘉年华之“不忘初心”在HiMed国际医创空间顺利召开。作为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 融合全球近60年的咨询经验,23年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并以大健康产业作为沙利文最核心的专注研究领域之一。十六年来,沙利文医疗团队为数百家国内外优秀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了融资财务顾问、IPO行业顾问、技术顾问、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是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与见证人,特受邀出席本届高峰论坛并在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活动现场,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沙利文中国研究院院长杨晓骋先生发表了题为《大变局下的中国医疗市场》的主题演讲。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生物科技行业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杨晓骋指出,“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生物科技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发展固有的不确定性导致生物医药领域和传统金融市场很难结合,而资本市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正好与之高度匹配。从全球市场看,生物科技产业在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的双向驱动下,已迎来黄金发展期。从2014年起,美国市场IPO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生物医药相关企业。2017-2019年,纳斯达克医药企业IPO数量分别达到50个、86个和79个,19年有所减少,但募资总额依然走高,达到723.4亿元。海外投资人对医药行业的热情持续高涨。港股稳定增长,港交所吸引力在不断加强。2017-2019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数量由6个增长至17个,2019年医药板块IPO募资总额达到336.7亿元。

 

他认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IPO审核速度的加快,医药及生物科技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扮演的角色将逐渐加重。由于大部分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前期研发投入高、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但长期回报率高的特点,企业在前期的净利润偏低,甚至无盈利。科创板注册制的试行,给予这些企业更大的包容,不再把净利润当作硬性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净利润、研发能力、企业所处行业和发展前景。“第五套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医药企业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即可申报科创板(同时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为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他说道。

 

对于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杨晓骋满怀期待。他表示:“我们相信未来国内生物科技行业会涌现一批拥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获得成功。”

 

据悉,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在孵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衍禧堂&HiMed平台每年年底都组织跨年论坛,邀请业内大咖分享行业大势及应对策略,本次活动特邀产、学、研、投、孵、用等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2021医疗产业大势及投资风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