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陆景: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未来有望与瑞交所实现双向联通
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陆景: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未来有望与瑞交所实现双向联通

沙利文洞见
7月28日,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国轩高科4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GDR在瑞交所正式上市,瑞交所迎来首批中国企业。
首批中国企业发行GDR在瑞交所上市具有哪些重大意义?是否会带动更多企业赴瑞上市?GDR上市是否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主流方式?瑞交所企业也可以在国内交易所上市,未来是否有望实现双向联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步伐加快,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募资成为主要形式,瑞士为热门上市地。
根据现有安排,7月28日,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国轩高科4家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GDR在瑞交所正式上市,瑞交所迎来首批中国企业。据悉,瑞交所建立了一个专门的GDR上市和交易部门,助力提高这些证券的可见度和可交易性,进而提高流动性。 首批4个GDR项目的存托银行均为花旗银行。
“本次发行GDR上市是国内企业响应资本市场政策号召、深化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花旗银行存托凭证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科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拓展境外直接融资渠道,在增强企业资金实力的同时,能够引入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和长期产业投资者,进一步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GDR融资效率高
今年2月11日,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拓展优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境内方面,将深交所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纳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国。
此后,A股公司推进GDR发行上市掀起小高潮。简易便捷是GDR募资的一大特点。以上述4家A股上市公司为例,在履行相关内外部程序时间上,从GDR项目正式启动(议案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到7月28日正式上市,慢者用时3个多月,快者仅2个多月。
企业通过GDR融资不仅用时短,而且募资额较大,募资效率较高。相关公告显示,4家募资额在1.73亿美元至6.85亿美元之间。
“中国企业发行GDR在瑞交所上市,既拓宽了国内上市公司在海外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提升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并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GDR上市审核时间较短、所面对的融资对象范围较广,有助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优化股东结构及丰富融资渠道,预计未来GDR会受到更多境内上市公司的青睐。
“瑞士作为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金融环境、资本制度相对成熟,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公平程度也更高,对中国上市公司产生了较大吸引力,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企业赴瑞士上市。”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对记者表示。
“目前,GDR融资方式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徐科珍表示,随着相关GDR项目的成功发行,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其中,使GDR成为一个成熟板块,进而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向联通值得期待
基于互联互通框架,符合条件的中欧两地公司都可以在对方的资本市场上市存托凭证募集资金。
据徐科珍介绍,互联互通框架包括两个方向,即中资企业去境外以GDR形式上市(西向)和境外相关交易所企业以CDR(中国存托凭证)形式到国内交易所上市(东向)。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A股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瑞士等国家的海外公司来到A股上市募资,实现中外资本市场的双向联通。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A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对于瑞交所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出于获取更高收益和分散风险的需求,国内投资者具有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瑞交所企业在国内上市,将使投资标的更加丰富。”陆景表示,互联互通框架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未来很有可能实现双向联通。
明明表示,对外开放是A股市场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国内上市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国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与此同时,随着A股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预计有更多的境外公司会选择到A股市场进行融资,双向联通值得期待。
徐科珍透露,“据我们了解,有一些对布局中国市场有现实需求的欧洲企业对CDR机制颇有兴趣。相信随着互联互通业务的不断扩容和优化,势必会吸引优质的海外企业到国内交易所上市,从而真正实现双向联通。”
*本文转载自《证券日报》,记者 邢萌 , 原文名为《 首批4家中国企业GDR亮相瑞交所 境外直接融资渠道深度扩展 》。
沙利文洞见·延展阅读
Q: 首批中国企业发行GDR在瑞交所上市具有哪些重大意义?是否会带动更多企业赴瑞上市?
A: A股上市公司通过境外市场发行GDR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欧洲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了企业的双向融资渠道,对于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向国际表达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决心。同时,中美关系及国际局势对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影响较大,虽然近期中概股股价有所反弹,但比2021年高点跌幅仍然较大。积极扩展欧洲市场的融资渠道减少了企业单一上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了中国企业应对地缘因素、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优质企业赴海外上市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展,解决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投资标的,满足了国际资本布局的需要,扩充了国内投资者投资标的选择范围。瑞士作为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其金融环境、资本制度相对成熟,市场开放程度以及公平程度也更高,这些都为中国上市公司去瑞士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有较大的吸引力。另外,赴境外上市对有较深海外布局经历,采取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会带动更多优秀的中国企业赴瑞上市。
Q:GDR上市是否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主流方式?
A: GDR发行与境外IPO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GDR的发行人作为已上市的A股公司,信誉度更高。GDR发行的审核也已十分规范、成熟,审核时间约为1-2个月,涉及的工作量和执行周期远少于境外IPO,总成本低于境外IPO。
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发行GDR,有利于拓宽企业自身的国际融资渠道,有利于提升中国上市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公司治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上市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发行GDR可以为中国公司引入国际和国内知名投资者作为股东,使得股权更加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境内上市企业探索发行多元的GDR方式,不但拓展了传统的境外上市融资渠道,而且推动了中欧资本市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未来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