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丨沙利文高管: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我国的生产效率,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
路透社丨沙利文高管: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我国的生产效率,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

聊天机器人ChatGPT掀起了人工智能(AI)革命的汹涌浪潮,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AI革命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会有怎么样深远的影响?对生产力/生产效率的影响如何看待?最终是否可能大幅度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中国在发展AI技术的时候,可能会遭遇哪些重大的障碍或者挑战?政策方面,中国未来是否会出台源源不断的重磅政策去推动AI发展? 传统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接受「路孚特」采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Reuters News
Q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您认为AI革命对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会有怎么样深远的影响?对生产力/生产效率的影响如何?最终是否可能大幅度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
在见证由人工智能驱动的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以及去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之后,人工智能出现的现象级火爆不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样这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革命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我国的生产效率,并且生产效率的提升正逐步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感知智能是指计算机及不同设备具备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通过将多源异构的数据结构化处理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互动,关于感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了,包括各类场景下的人脸识别、与数字人的互动等。而认知智能则是在感知智能的基础上从类脑的研究和认知科学中汲取灵感,结合跨领域的知识图谱等技术,赋予计算机及不同设备类似人类的思考和认知能力,预计随着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以及类似于ChatGPT的产品不断成熟后,由认知智能多带来的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普及。
其次,从长远来看,由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将为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带来转变,感知智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低技能工作(包括安保、电话客户服务等),并且这类的转变在我国的商业环境中已经有所体现,而认知智能则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简单脑力的重复性中技能工作(包括翻译、平面设计等)。
最后,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对于劳动力的效率提升以及劳动力的结构转变将在资本市场中有所反应,资本将流入在这场人工智能革命中最有发展潜力、对人类文明发展最有积极影响并且最符合国家政策制定方向的领域和企业。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一定的,如前面所讲基于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提升不同工作的效率。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降本增效角度出发来看,人工智能将有效帮助上市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从而改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表现,对上市企业和整个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Q
中国在发展AI技术的时候,可能会遭遇哪些重大的障碍或者挑战?政策方面,中国未来是否会出台源源不断的重磅政策去推动这件事情?
从技术角度来看,算力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年来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集中发展的阶段,我国对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达到一定高度,并且算力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先进程度。数据是算法模型的关键,尤其是研发在大规模语言模型发展时,需要特别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数据安全和偏见诱导等方面的问题。以国外领先厂商的模型为例,CodeBert、LAMDA就被先后曝出一些具有偏见、歧视或不恰当的内容,包括对某些群体的贬低、或对某些话题内容的或时间存在歪曲的现象,而这类问题的出现通常都是由于数据来源所导致的,数据源的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型的优秀程度。
从政策方面来看,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鼓励是毋庸置疑的。在2017年由国务院所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有重点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要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其中重点提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其中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除此之外,针对前面所提到的具体挑战,我国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以“东数西算”为例,2021年5月24日,四部委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提出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之间进一步打通网络传输通道,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加强云算力服务、数据流通、数据应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解决我国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问题提供了重要帮助。
Q
传统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会面临何等重大的挑战与机遇?
其实,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阿里、百度、腾讯、抖音集团以及京东等)并没有缺席,他们甚至成为了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层面的重要参与者。
以百度为例,在2018年公布“All In AI”的战略后,在今年大规模语言模型这场比拼上率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尽管与国外的大模型相比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但是作为国内厂商,弥补了国外模型在中文语料环境下的不足。百度旗下的文心大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关键词和场景需求变化为不同领域的优秀创作者,比如可以通过输入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描述就能生成一幅精美的画作。2022年7月,文心大模型就“补全”了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残卷,并且题诗一首,引发众人的感叹。
在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后,阿里云也随后推出千亿级参数的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 融入了多模态的知识理解,有着非常强的文案创作能力,并将该模型的能力赋能于阿里旗下的办公协同软件钉钉。阿里旗下的研发机构达摩院一直处于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前沿,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
我们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一直有积极参与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将继续成为技术发展的前沿参与者。
*本采访刊登于 Refinitiv Workspace ,记者为刘珞焱、林宇涵,原文标题为:《分析》AI“军备竞赛”如火如茶,中国需从科技“铁幕”下溃围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