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王昕博士:抓住消费转型机遇

沙利文王昕博士:抓住消费转型机遇

2024/10/28

沙利文王昕博士:抓住消费转型机遇

2024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上,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接受了《企业家》杂志采访。王昕博士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如何抓住出海机遇,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于经济转型之际持续突破与超越。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实现更大飞跃与突破的关键,并指出当前消费格局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王昕博士为2024沙利文新投资大会致开幕辞

Q&A

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企业家》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更大飞跃与突破的关键。而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您认为企业如何参与其中并抓住机遇?

 王昕博士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提出的,它还是一个全球的黄金标准,所有的产业升级换代都需要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区别于所谓的旧的或传统落后的科技,要体现出创新。科技创新不只是要新的品牌、新的产品、新的科技,还要满足国家发展的新需求。我对“质”的理解是,质量是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质量的产品无法取得市场的信赖,将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这表明我国一直在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更新、自我升级。而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并关注绿色和环保问题,只有绿色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

 《企业家》  :中国拥有众多老字号企业,也涌现出大批量新锐企业。老字号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新锐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王昕博士  :品牌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比如那些历经百年仍能持续繁荣的企业,它们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它们能够持续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这包括有效控制成本、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预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ESG等议题日益突出,一个优秀的品牌不仅要在传统的商业竞争中表现出色,还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基业长青的品牌。中国是一个品牌大国,其历史悠久的产品如缝纫机和自行车等,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大量出口世界各地,享有良好的声誉。这些产品在许多国家都被认为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这得益于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我国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更多产品获得了免检的资格,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实力。近年来,随着一批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它们不仅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也得到了来自产业界的高度重视。这些企业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前,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塑造增长机会,激发绩效增长速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成为市场共同关注的课题。沙利文全球董事局主席富大为出版的新书《企业增长指南》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出海的方法论,包括标准化、流程化和系统化的运作模式,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可遵循的路径和理论支持。如果一个品牌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缺乏国际竞争力,很难成为一个优质的国际品牌。

我们当前需要更加关注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比如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算力、GPU以ࣿ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我们对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创造更多新锐品牌充满信心。

Q&A

企业出海要遵循三点原则

 《企业家》  :在企业出海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王昕博士  :“骑马行舟三分险”,出海喻指坐船,坐船就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企业在出海时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充分调查论证。准确选择海外目标市场,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或顾问公司协助调研,以取得第一手的详细资料。

第二,深入实施全球化思维与本土化运营策略。比如企业进入当地市场,要入乡随俗,充分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和社会规范。此外,企业应积极发掘并利用当地的经营人才,将他们视为企业在当地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与这些人才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更有效地与国内市场的团队协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深入发展。

第三,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应将此事视为简单任务。企业应深刻理解并积极响应国家对出海企业的要求和期望。为此,企业需要制定详尽的出海计划,并结合企业内外的智囊团,整合产学研投媒等多方资源。

此外,企业应与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合作以获得高质量的服务支持,企业还需构建一个包括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内的生态系统,确保跨境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配套服务的完善。

总之,企业出海如同古代战争前的准备,必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意味着在正式出海之前,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各项资源和条件的到位,以避免在海外市场遭遇不必要的困难和挑战。

Q&A

关注消费转型蕴含的新机遇

 《企业家》  :您怎么看待当下的消费格局?在消费转型下,企业面临哪些机遇?

 王昕博士  :消费变化不是简单地用升级或降级来定义。以历史为例,在物资相对匮乏时期,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非常困难,甚至需要凭票购买。如今这些产品供应充足,不再需要因买不到、买不起而烦恼。然而,在供应充足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当时的消费状况既不能说是升级,也不能说是降级。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时期可能是值得高兴的,因为它们能够销售更多的产品。但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可能因为供应不足而感到沮丧。

我认为,当前我们所经历的是一种消费转型。随着人民幸福指数的显著提高,我们不仅解决了人口相对富裕的问题,还满足了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多样化需求,这种转型反映了消费模式的演变。例如,你可能不再为享受一顿豪华大餐而烦恼,而是更倾向于享受一顿火锅或一杯新式茶饮。这并不意味着你放弃了高档餐饮或饮料,而是你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我认为这是一种转型。

这种转型催生了一系列优秀企业的诞生,比如生产各种饮料的企业,无论是茶叶、咖啡、软饮或是其他类型的饮料都经历了变化,消费者的口味也随之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的升级或降级。并不是说你原来喝一瓶高档饮料,现在喝一瓶汽水就降级了。有些人可能会将降级定义为消费能力和支出能力的下降,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调整。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明,人们不再将80%90%的收入用于食物和衣物,因为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我们的需求呈多样化,比如旅游、文化生活、教育和医疗健康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和追求。

随着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康养、健康和养老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机遇开发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在社会养老服务不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发展家庭护理,这不仅是家庭病房,而是一种家庭关爱和护理。如今,许多医疗消费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家庭的一部分,如电子体温计、血压计、电子血糖仪等,它们甚至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随时随地监测生命体征和健康指标,这些都是企业大有可为的领域。

因此,我特别恳请各行各业参与者、企业家以及所有相关方共同关注这些变化,并及时对这些变化做出调整。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我们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措施往往比变化本身更有意义。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