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加剧传统油气(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俄乌冲突走向的不确定性为后续传统油气供应增添诸多风险,而在此之前,欧洲因极端天气等已经爆发能源危机。过去一年里,欧洲地区电价较年初上升790%;英国NBP天然气期货较年初上升700%,再加上俄乌局势扰动,天然气供应再添变数。
在当前局势下,俄乌危机是否会加速欧洲新能源发电的进程,甚至是全球范围的加速?陆上风电进入平价,如何看待看待今年的陆风板块?全年来看,更看好光伏产业链哪个环节?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徐彪、执行总监张知为日前接受《财新》采访,共同探讨欧洲新能源进程提速所带来的影响。
财 新
俄乌冲突加剧传统油气(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俄乌冲突走向的不确定性为后续传统油气供应增添诸多风险,而在此之前,欧洲因极端天气等已经爆发能源危机,过去一年里,欧洲地区电价较年初上升790%;英国NBP天然气期货较年初上升700%,再加上俄乌局势扰动,天然气供应再添变数,受此影响,部分国家如德国已经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拟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较此前目标提前15年。
Q
在当前局势下,俄乌危机是否会加速欧洲新能源发电的进程,甚至是全球范围的加速?若德国法案正式落实,将极大带动风电以及光伏需求,那么,这对于中国的风电、光伏以及储能行业有何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哪些环节受益较为显著?哪些标的更具备优势?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徐彪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徐彪表示:俄乌危机对欧洲乃至全球新能源市场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预计在中长期也将有深远的影响。就像1973年到1990年,地区冲突和战争导致的以中东地区为核心接连发生的3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石油这一战略物资的把控,同时注重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独立,保障能源安全。
由于德国将于2022年实现全面弃核,2038年全面弃煤,若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的相应修正案正式落实,风电、光伏作为未来德国能源独立的核心支撑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有高度的进口依赖,超过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于俄罗斯。虽然德国在降低能源依赖过程中还将面对诸多挑战,但德国法案不仅将推动本国的风电、光伏发展,也对各个国家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有积极的影响。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光伏市场,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风电、光伏产业链,在风电、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获得极大的推动。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也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电力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欧洲,屋顶太阳能系统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迅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储能系统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对锂电池储能系统的供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定位。在全球新能源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链中具备价格优势、规模优势、海外业务布局的龙头企业将受益更为显著。
Q
从国内来看,绿电(风电、光伏)自2021年11月以来便持续调整,其核心矛盾是什么?近期光伏有所反弹,风电表现略差,那么市场目前较为关心的焦点是,光伏的这轮反弹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从产业内部来看,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接连上涨,一是提示终端装机需求有所回暖,二是在上游涨价压力下,短期内电池片和组件利润是否也会因此承压?全年来看,更看好光伏产业链哪个环节?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张知为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张知为表示:过去一年里,硅料的价格上涨超出预期,整体涨幅在160%以上,最高价位时涨幅超过200%。过度的原料上涨持续推高硅片及电池组件的价格,严重伤害下游终端装机量。一部分终端企业无法负担过高的成本,很多装机投产计划都推延至下一年度。从全年装机量来看,行业普遍预测2021年装机量可达55-65GW,但出于价格上涨和指标下发滞后等原因,基本在11-12月份是均下调其预期10GW左右。实际2021年光伏装机量为53GW。在巨大的政策利好下,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的表现,显然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尤其是在前期行业估值已经有较大提升的情况下,市场相对比较敏感。加上去年11月,美国方面提议延长中国光伏产品关税等来自国际市场的负面消息,让国内资金对光伏市场更多持观望态度。可以说受国内外负面消息的共同刺激,从去年11月开始,光伏行业在二级市场进行了一轮较大的调整。
今年年后,下游终端开始释放,既有新增需求,也有去年推延到今年的项目。市场头部企业开始上调硅片价格,虽有受到上游硅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但也充分反映了下游电池和组件产量正在不断提高,终端需求开始恢复。2月中旬以来,市场预期逐渐好转,给光伏市场带来一轮小反弹。预计今年光伏装机量将达80GW,此轮反弹也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也给整体市场带来一丝不确定性。
从整体产业链来看,我比较看好硅料和硅片环节。对于硅料,虽然产能正在逐渐释放,但从快速增长的需求看,硅料供应今年仍处于紧张状态。对于硅片环节,可以适当的将上游硅料价格压力传导给下游组件和电池片环节。但组件环节是需要交付终端的,需要保持价格稳定;且在下游组件订单交付价格维稳的情况下,电池价格上涨有一定阻力,将承受更多成本压力。另外也需要注意,虽然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但也要谨防在各方加大力度扩产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风险。
Q
陆上风电进入平价,如何看待看待今年的陆风板块?海风方面,由于2022年即将实现平价,海风产业链环节降本又非一朝一夕,短期来看,如果海风项目成本总是居高不下,海风投资商或面临入不敷出的风险,这将大大削弱投资商的投资意愿,加上2021年下游风电厂都在忙着抢装,这导致2021年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减少,进而影响2022年海风项目建设,该背景下,会如何影响2022年海风板块的行情?结合国内供需以及俄乌局势,如何看待海风、陆风中长期的走势?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徐彪表示:2021年是陆上风电平价元年,虽然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相比2020年的抢装潮有显著的下降,但相比2019年仍有接近20%的增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对风电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新任务。预计2022年陆上风电板块将在高景气周期的环境下运行。机组价格下降是风电迈向平、低价时代的重要推动力。2022年风机价格的变化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1年海上风电国家补贴的最后一年,未来3年是海上风电的平价过渡期。目前来看,2022年的海上风电现阶段以存量订单为主,地方政府新释放的资源较少。目前看海上风电还有较大的降本空间,2022年是海上风电板块的关键调整之年。
在国内风电逐步进入平价、低价时代的背景下,叠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风电产业链的利润承压。加之受到俄乌局势的影响,全球新能源需求加速扩张,目前中国风电产业的海外出口的仍然有巨大的挖掘空间。中长期来看,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将逐步趋稳,而中国风电产业向海外市场扩展的前景和动力都比较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