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丨沙利文:疫苗生产商可以凭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验证过的技术平台转向其他疾病领域

蓝鲸财经丨沙利文:疫苗生产商可以凭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验证过的技术平台转向其他疾病领域

2022/8/2

蓝鲸财经丨沙利文:疫苗生产商可以凭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验证过的技术平台转向其他疾病领域

根据康泰生物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73.72%;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29%61.37%

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的销售不景气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情况?新冠疫苗市场是否已经趋于饱和?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的销售不景气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情况?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李谦接受蓝鲸财经采访,共同探讨新冠疫苗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蓝鲸财经

724日,主营疫苗业务的康泰生物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70.29%61.37%

康泰生物半年度业绩预告发布后,股票也应声下跌,725日,康泰生物大幅低开,收盘价36.32/股,跌去4.92%;截至727日收盘,康泰生物延续跌势,报收35/股。

公告指出,业绩下降主要原因系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Ⅲ期临床支出费用化。该公司表示,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较快,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

新冠疫苗销量下滑是否会成为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控制人去年高位套现近1亿

值得一提的是,康泰生物股价从去年开始就喋喋不休;2021210日该公司披露,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杜伟民拟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9%);根据2021911日,康泰生物的公告,2021521-2021525日期间,杜伟民以180.84/股的均价减持516000股,成功套现约9300多万。

虽然其个人在高位套现,但917日,杜伟民却以个人名义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康泰生物员工在股市上买入康泰生物的股票,  在倡议中,杜伟民承诺,“凡在2021922日至20211029日期间净买入的康泰生物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上述期间买入康泰生物股票产生的亏损,由杜伟民先生予以补偿。”

彼时,康泰生物的股价约70/股,相对于目前股价来说,在彼时增持的员工,已经亏损约一半。

根据康泰生物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73.72%;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0.29%-61.37%

新冠疫苗需求下降,销量快速下滑
为何二季度增收不增利?

对于营收增加,康泰生物公告指出,主要产品四联苗(注:无细胞百白破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用于3月龄以上婴幼儿同时预防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0.13%,乙肝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20.76%,公司新上市销售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逐步放量。

对于利润下降,康泰生物表示,主要原因系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Ⅲ期临床支出费用化。“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公司新冠灭活疫苗仍处于海外Ⅲ期临床阶段,因俄乌战争影响,导致在乌克兰Ⅲ期临床数据揭盲延后,后续销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康泰生物表示,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库存商品、原辅料、自制半成品,以及截至20223月末的新冠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15亿元,同时对二季度发生的新冠灭活疫苗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金额为1.40亿元。上述事项合计减少利润总额5.55亿元,考虑加计扣除影响,减少净利润4.52亿元。

康泰生物成立于19929月,总部位于深圳,以疫苗起家,2017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最高市值超千亿。2021年报显示,康泰生物主要产品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康泰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15月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20216月在国内上市销售,成为国内第六款获批紧急使用或上市的新冠疫苗。根据公司披露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用于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项目总投资为23.81亿元,项目运营期为10年,设计产能为2亿剂/年。

此外,康泰生物与阿斯利康合作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于202110月获得印度尼西亚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管局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2021年,康泰生物实现营收36.52亿元,其中出口收入达9.57亿元,同比大增39020.94%。公司并未透露去年新冠疫苗的具体销售情况,不过,据中信建投证券预计,新冠疫苗对公司2021年营收贡献占比超过50%

 新冠疫苗未来市场趋于饱和

新冠疫苗市场是否已经趋于饱和?

 李谦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  

 对此,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 李谦指出,康泰生物的疫苗销售不景气的情况或许不是个别现象,基础免疫接种的市场空间逐渐趋于饱和,随着需求量的减少,新冠疫苗销量呈现了一定下滑的趋势。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2723日,中国全程基础免疫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全程接种率为84.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7.3%

目前,一共有7家企业的新冠疫苗可在国内销售,除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和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外,其余均为新冠灭活疫苗。

而对于新冠疫苗厂商的未来,李谦指出,尽管新冠疫苗整体市场空间不如疫情发生初期一般广阔,但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快速的技术进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疫苗平台的临床开发能力,推动了规模化生产的进程,开拓了其商业化的程度。

“从长期角度来看,疫苗生产商可以凭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验证过的技术平台,转向其他疾病领域,而不仅限于新冠疫苗,未来新冠疫苗的生产厂商可以将这些新培养的能力应用于其他疫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李谦说。

 *本文转载自蓝鲸财经    作者屠俊,   原文名为《   康泰生物业绩“变脸”股价暴跌:新冠疫苗市场趋饱和,创始人高位套现   》。

沙利文洞见·延展阅读

Q:如何看待未来新冠疫苗的市场前景,市场是否已经饱和或者过剩?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的销售不景气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情况?

A 康泰生物的疫苗销售不景气的情况或许不是个别现象,基础免疫接种的市场空间逐渐趋于饱和,随着需求量的减少,新冠疫苗销量呈现了一定下滑的趋势,甚至一些生产厂商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那些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与已上市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不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新冠疫苗,错失了新冠疫苗市场的最佳入场时机,可能难以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目前新冠疫情反复持续且病毒毒株变异较快的情况下,人群需要进行第三、第四针加强针的注射以及注射有效性更好的新型疫苗的需求还存在,新冠疫苗的市场潜力仍然值得挖掘。


联系我们

×

您的专属通道已开通!

×
微信二维码

请添加企业微信,您将获得:

  1. 根据《公司规则》定制的实施方案(示例)PDF
  2. 优先获得行业专家咨询服务
  3. 实时追踪需求处理进度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