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第24届上海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第24届上海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BIO-FORUM 2022
8月17日-19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22)在沪举办。大会以“突破融合,科技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着生物医药颠覆性技术、细胞治疗前沿技术、抗体药物研发、核酸药物技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与生物安全、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新型疫苗研发、合成生物学、药物绿色合成、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头豹联合创始人兼CEO杨晓骋先生受邀出席青年论坛并就18A规则下的港股生物科技上市公司表现及生物制药赛道发展发表演讲。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头豹联合创始人兼CEO 杨晓骋
据杨晓骋介绍,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在制药、医疗器械和AI医疗三大主要领域均有覆盖,其中医药领域重点聚焦于生物制药领域,医疗器械企业则集中在体外诊断、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三大子版块。其中,上市的18A生物B公司超70%的公司集中在创新药和创新疗法领域,而其他业务属性的公司数量相对较低。
18A生物制药企业共50家,企业专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生物疫苗、细胞治疗、糖尿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罕见病药物九大领域。其中,中国肿瘤药物市场在过去五年经历快速增长,并有望持续增长;另外八大细分行业市场规模中,预计细胞治疗、罕见病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生物疫苗、眼科药物赛道在未来五年增幅领先。
制药赛道公司总市值7,374.3亿港元,中位数96.5亿港元。行业二八效应明显,百济神州市值占企业总市值的29.1%,接近于市值后27家18A生物制药公司的全部市值总和。
杨晓骋指出,18A公司的发行与新股市场的整体热度密切相关,2020年发行上市的公司表现最好,而2021年上市的公司表现相对较差。从发行情况来看,18A公司一般低于25%的股份占比进行发行,大部分18A公司都有50%的回拨比率,充分显示投资者申购踊跃;相较于2018年,在2019年上市的生物公司的发行结构则有明显的区别变化,基石投资者开始踊跃介入。数据显示,2020年对于生物-B公司是最好的一年,基石投资者疯狂介入;2021年随着香港恒生指数巨幅震荡,新股发行也出现巨大的转变,新股发行市场冷淡。
在18A公司发行过程中,共有174家基石投资者参与了新股发行,持仓占比占18A公司全球发售市值比为43.33%,平均持仓市值约9.6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资质的好与差,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18A公司上市时的市场热度。而基石投资者表现中,Lake Bleu Prime Healthcare Master Fund Limited参与了15家18A公司发行,参与发行总持仓市值约17.89亿港元。
最后,杨晓骋向在座嘉宾简要介绍了沙利文在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以及业绩表现, “沙利文作为上市行业咨询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能够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投融资咨询服务,在2018-2021年港股医疗领域拥有超过85%的市场份额。同时,沙利文可协助企业完成深度文章和行业白皮书的撰写,并进行多渠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