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丨沙利文王昕博士: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将发挥带头领先作用
证券日报丨沙利文王昕博士: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将发挥带头领先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开展交流研讨。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角度看,为什么要瞄准“世界一流”企业?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如何发挥带头作用?国资央企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地助力支持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共同探讨上述话题。
证券日报
Q1
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角度看,为什么要瞄准“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如何发挥带头作用?或者说,为何这一重任落在央企身上?
首先,“世界一流”企业是指在特定行业中拥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具有全球化业务布局、资本市场影响力强、竞争力强、以及社会影响力广等特征。“世界一流”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是否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以持续创新为新增长点,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将持续引导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中国企业以央企为主,相较国内民营企业或其他企业,央企在技术研发、管理水平、产业体系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已具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将发挥带头领先作用。
Q2
今年上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进一步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目前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正持续推进,国资央企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在哪些行业中挑起大梁(原因)?
央企应该在全球化业务布局、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能力,加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进程。
制造业企业有望在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担任重要角色。首先,在世界500强中,企业以制造业、能源行业、商业贸易等行业为主,制造业企业具有规模和产业方面优势。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且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与国外领先制造企业相比,我们头部制造企业在制造、设备等硬件方面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等软件方面已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制造业的央企有望挑起大梁。
Q3
除了重视规模和效益外,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角度看,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央企是否也要在细分行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领域发力?那么,从这一角度来说,资本市场如何赋能央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以持续创新为新增长点,因此央企在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需要推进科技创新进程,在专精特新领域持续发力。
我国的资本市场为各类创新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场所,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私募股权市场等,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实现快速融资的目的。 以科创板为例,科创板有效地帮助我国半导体、芯片等“卡脖子”领域企业顺利融资,支持高新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投入,推进国产化进程。
Q4
近日,证监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已印发,在八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结合三年行动方案,未来,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地助力支持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
基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所提出的八个方面相应措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步入优化供给、合力推动的新阶段,未来上市公司在企业管理水平、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本采访刊登于《证券日报》,记者为杜雨萌、毛艺融,原文名为《 央企勇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大梁 资本市场助力创新发展》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完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