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丨沙利文高管:2023年医药行业温暖回归,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丁香园丨沙利文高管:2023年医药行业温暖回归,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2023/1/30

丁香园丨沙利文高管:2023年医药行业温暖回归,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近年来,传统仿制药企在集采的影响下出现业绩下滑,同时国内创新药环境也发生了较大转变,Biotech融资难度加大,遭遇资本「寒冬」。医药行业是否还具备「长坡厚雪」的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另外,在2022年创新药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药企要怎样做才能温暖回归,2023年医疗行业又有哪些赛道值得关注?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接受「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BU Head 王辉的采访,   依托其多年为药企做增长咨询所积累的经验和行业洞见,为大家分享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王辉:近日延期举行的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传出了积极的声音,此前仿制药集采也出现了温和的迹象,对企业的冲击逐渐减少,您觉得这对医药行业发展而言是个积极的信号吗?您对此有何感想?

 

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这肯定是积极的信号。  之前集采肯定砍到「脚底」,现在可能只砍到「膝盖」,这可能是个积极的信号。国家监管部门也意识到,如果一味的降价确实可能影响供应,同时也影响企业投标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集采政策设计的初衷。


 第二个层次,集采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到当下这个阶段经营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必要的阶段。  第一,国家在维护医保基金「池子」的同时,还要让更新的具有临床价值的疗法能够进来,因此为了让诸如价格贵的细胞和基因疗法进入医保,不一定要挤压一部分之前已经相对比较持续产品的空间;第二,对于企业而言,高价卖得好的产品肯定不需要进集采,毕竟企业不希望因为入集采后,导致供应链和组织架构都发生调整,并且不一定能够提升利润。

但是,如果企业一直按照之前的模式去发展,也确实不利于企业内部研发团队的提升。因此,需要一个非常常规或流程化的东西,只需要提供产品保证,不需要企业做太多的营销或公关,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和研发上。  所以,集采是中性的,是政策正常演变的一个路径、一个过程。

 

王辉:近年来,传统仿制药企在集采的影响下出现业绩下滑,同时国内创新药环境也发生了较大转变,Biotech融资难度加大,遭遇资本「寒冬」。您认为医药行业是否还具备「长坡厚雪」的特点?

我还是长期看好生物科技,或者说医药行业、医疗行业都非常看好。


第一,传统的生物靶向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双抗和ADC,相对而言已经解决了从01的问题。比如,ADC领域已经有荣昌生物、百奥泰、乐普生物上市,  接下来肯定要偏商业化,要在ADC里面挖掘更多新的靶点,所以在做企业估值时会更加严谨。

第二,对于早期的项目,目前已经批了两家CAR-T细胞治疗公司上市,但基因治疗公司目前体量还比较小,还没走向IPO的阶段。所以我觉得,2023年的 IPO市场肯定比2020年要好,这么大体量的IPO成长也需要一些时间。

 

王辉: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当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投融资市场已从早年间的火热逐渐趋向理性,对此您怎么看?这一时期,您认为药企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才能穿越寒冬,温暖回归?

 

主要有四大方面。

 第一是要回归到价值。  价值分为三种解释:第一种是临床价值,企业做的产品要满足临床的价值,无论是改良型新药,还是仿制药,都要看产品或者服务到底有没有价值;第二种是市场价值,无论你是Biotech,还是想成为Biopharma,不能指望一直烧钱做研发,要把产品在市场上卖出来,才能支撑团队、回报股东,体现出市场价值;第三种是投资价值,投资人希望投资的是有未来的企业,不管是财务回报,还是对产业的补充。

 第二是长期主义。  早前上市的公司,有的是License in进来的,有的产品是 Fast follow国外的通路、靶点,导致周期相对较短。但今后随着对同质化要求越来越严格,并且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企业需要有长期的布局计划。


 第三是提前主义。  这与长期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企业需要对产品做好规划,在一期或二期临床时就要考虑好销售模式,是自己销售,还是找合作伙伴比如国药、上药或者其他制药公司进行销售;如果自身销售渠道行不通,就需要早点与引进方谈License out。企业发展规划建议一年一次,因为市场情况每年都在变化。


 第四,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让企业在资本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  比如CRO公司进入BiotechBiotech也开始做CRO业务,包括信达也在做CDMO业务,都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活下去。

 

王辉:众所周知,市场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是咨询发展的根本出路。那么,沙利文是如何做到市场前瞻性,紧跟经济环境的变化,满足客户最需要的咨询需求呢?

 

主要有两大点:  第一,要遵循我们沙利文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为企业做增长咨询     因此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挑战,才能发掘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模式,发现行业里面最新的赛道;  第二,我们沙利文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拆分,  将咨询部门独立出来,只负责服务好客户的需求,同时投融资团队也是独立的,负责看行业里面最新的赛道,最新的观点、政策、公司、趋势等,每周都要定向更新。

 

王辉:金融资本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特别是在现行医药行业面临资本「寒冬」的环境下,融资企业和项目很难匹配到合适的金融机构,沙利文是如何解决投融双方信息不对称、商业信任缺乏等问题的?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

我们沙利文是一个信息服务商,所以一定要去收集客户、投资的企业跟投资公司各方的观点,然后利用我们沙利文的投融资平台作为纽带链接企业跟投融资方。我们沙利文作为价值判断者,属于第三方,因此能够链接双方的需求,综合找到平衡的点。  所以,要去了解客户,以及投资方心理预期。

 

王辉:沙利文报告经常被引用在医疗健康上市公司招股文件、一级市场研究报告里,为何沙利文对医疗健康赛道情有独钟?丁香园 Insight数据库是一个专注于医药行业的专业的医药数据情报分析平台,您如何评价此类平台在助力医药行业发展中的价值?您期待其未来有哪些改进?

 

首先,  就我们整个全球公司而言,生命科学团队在业务比重中占比较大。  其次,进入2010年之后,中国的医疗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得非常快,产生了很多机会,所以我们沙利文提前进行了布局。


基于我们之前做过的分析,医疗行业不只是现在,甚至在未来十年的时间内都仍有发展前景,因此中国的生命科学行业我们是长期看好的。现在的资本寒冬,只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如果一直高歌猛进,就会出现大量的泡沫,非常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觉得丁香园 Insight数据库做得非常好,从之前做医生社区,到To B,也就是建丁香园的 Insight数据库,中间发生很多迭代、不断的更新,而且更新的数据非常及时、界面也非常友好,是真正符合Insight,而不是一个database。同时,还做了行业教育,基于数据库做更多的产业连接。

 

王辉:近两个月以来,二级市场调整近一年半的医药板块出现了反弹回暖的迹象,您预测2023年有哪些医药细分板块值得展望?沙利文是否会重点聚焦这些领域?

 

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小分子靶向、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ADC、双抗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特别是差异化的东西。比如,ADC有哪些不一样的靶点,双抗不一定要癌症适应症,还可以涉及血友病等。


第二,会关注新的技术,主要集中在细胞疗法和基因治疗领域,国内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会持续关注更多的临床试验,发现更多创新性的基因治疗公司。


第三,生命科学产业链的服务提供商,包括生物试剂和IVD原料提供商、CRO公司,特别是针对创新疗法的CRO公司,比如细胞和基因治疗的CRO公司,例如药明生基、蓬勃生物。另外,还包括智能制造,比如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解决了企业生物工艺开发过程中的智能制造问题,以及数字化营销,比如医脉通、圆心科技,还有互联网医疗、医疗器械。

 *本专访刊登「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原文标题为   《沙利文毛化:2023 年医药行业温暖回归,增长赛道还看这些》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完整版报道)。

 

推荐阅读

 1、沙利文高管:医疗行业将走出寒冬,疫苗有望成为潜力赛道,数字化转型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2、沙利文:预计2023年会有更多医疗健康企业选择在瑞交所发行GDR

3、沙利文:预计未来CXO市场头部效应将持续显现

4、沙利文:创新药企突围,需要具备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能力

5、沙利文:器械集采整体呈现出价格降幅放缓,定价趋于理性科学的趋势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