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丨沙利文:国产高速电吹风产品想扭转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平替”的概念仍需时日
中国家电网丨沙利文:国产高速电吹风产品想扭转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平替”的概念仍需时日

随着高速电吹风赛道的火热,如今不少国内吹风机厂商也都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您觉得,当下国内厂商与戴森、松下、飞利浦等国外厂商先比,其技术水平差异如何?未来国内厂商能否突围?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如今不少新锐吹风机都重点在新渠道上布局,包括直播电商、抖音等,却很少在线下渠道发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未来是否会是品牌发展短板?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咨询分析师朱人杰接受中国家电网采访,共同探讨 吹风机行业发展 。
中国家电网
Q
随着高速电吹风赛道的火热,如今不少国内吹风机厂商也都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您觉得,当下国内厂商与戴森、松下、飞利浦等国外厂商先比,其技术水平差异如何?未来国内厂商能否突围?
朱人杰
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咨询分析师
高速吹风机的特点是拥有更大的风量和更精准的控温系统,使用较低温但高速的风,替代传统吹风机高温低速的风,更好地降低高温对头发的伤害。高速吹风机的核心部件包括转速超过每分钟10万转的高速电机以及温控元件。
以国外厂商戴森为例,早在1999年,戴森在数字马达研发上的投资就超过3.5亿英镑,并先后申请了1,000余项相关专利技术。戴森每年会拿出10%~1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而国内家电品牌的研发投入普遍低于总营收的5%,在高强度投资研发的策略下,戴森已经拥有3,000多项专利和超过500项发明。
随着近几年国产新锐品牌诸如徕芬、追觅纷纷推出搭载自研电机的国产高速电吹风,国产高速电吹风产品在技术水平上已接近国外品牌,而要扭转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平替”的概念仍需时日。
未来能够突围高速电吹风行业的国内品牌,需要具备四方面特征: 首先,需要品牌从建立伊始就明确自己的高端定位,并且在营销中明确地让消费者说明;其次,需要过硬的产品品质与体验去匹配高端的价格;第三,需要充足的资本来支持品牌贯通产品、服务、渠道以及营销;最后,我们需要国内品牌践行长期主义,用坚持和专注的态度去掌握行业话语权。
Q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如今不少新锐吹风机都重点在新渠道上布局,包括直播电商、抖音等,却很少在线下渠道发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未来是否会是品牌发展短板?
朱人杰
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咨询分析师
近些年一个明显趋势是,新消费企业从成立到形成品牌的周期明显加快。 新兴线上渠道诸如抖音、小红书以及直播电商等线上平台的兴起也为品牌带来了一波流量红利,使其加速获客。
固然,不少新消费品牌在流量加持下迅速走红,但这些走红后的新消费品牌似乎也比以往更加脆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消费品牌企业大多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强营销打法,营销与收入“共荣共生”。在同质化的营销打法下,消费者注意力被分散,转化来的顾客很难形成品牌认知。由此,企业一旦停止营销,客户很难复购。
随着近年来电商行业整体GMV增速放缓,仅注重在线上渠道发力的品牌将会对未来的持续增长埋下隐患。
由于线下渠道的主打品类、客户画像、渠道特性、利润分成都不同,这对线上渠道起家的新锐品牌带来了极大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局限于进驻线下渠道的谈判,后续覆盖的渠道开发、差异选品、产品定价,还包括由此牵扯出的研发设计、生产供应能否跟上等更大的难点。 整体线下的渠道布局需要长时间且持续的投入与经验,缺乏长期整体的布局,新锐品牌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力线下渠道。
*本采访刊登于中国家电网,记者为杨志敏 ,原文标题为 《徕芬成功,是高速吹风机的偶然还是必然?》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完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