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高管:独角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高管:独角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四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时提出,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2023中国未来独角兽TOP100榜单》,独角兽企业集中在北京、杭州、深圳、上海等地,聚焦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企业服务、集成电路、元宇宙、新出海8大领域。除老牌知名投资机构之外,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正加速入局。
哪些因素造就了独角兽企业的区域分布集中在北上广深?数字医疗、先进制造、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涌现独角兽,将会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独角兽企业发展面临哪些痛点,资本市场是否能解决?综合来看,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效果如何? 未来独角兽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何引导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新领域内的上市公司支持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共同探讨独角兽企业发展。
证券日报
Q
证券日报记者:哪些因素造就了独角兽企业的区域分布集中在北上广深?数字医疗、先进制造、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涌现独角兽,将会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创业创新的生态及氛围、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是造就独角兽企业区域分布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关键原因。具体来看,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一方面是得益于这些独角兽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繁荣的经济发展也为这些独角兽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2022年各城市的GDP来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的GDP分为位列我国第一、第二、第三、第五以及第九,这些城市代表典型的中国经济新旧转换,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形成并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创业的生态及氛围对独角兽的发展十分重要,优秀的创新创业生态及良好的氛围不但能促进不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方便独角兽企业与投资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为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中关村拥有一批勇于创新和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同时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及强大的产学研平台使得一大批前沿技术诞生与此,催生了一批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同时深圳也常常被誉为一座创业型城市,围绕着腾讯的生态,有着创新创业的土壤,对创业型人才吸引力大。
经济发展程度高并且创业创新生态及氛围好的城市通常更能吸引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人才,人才是独角兽企业不断向前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政府对不同行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要求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出、税收优惠、技术创新、产业联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基础。
回顾中国我国过往的发展可以发现从前是经济发展决定科技发展,而如今将会是科技发展决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我国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而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数字医疗、先进制造、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均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比GDP仅40%,预计未来新兴领域将继续带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经济的前景。
证券日报记者:独角兽企业发展面临哪些痛点,资本市场是否能解决?综合来看,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效果如何?
回顾过往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多数是模式创新型企业而非是技术创新型企业,通常模式创新的独角兽企业的技术壁垒不高,需要通过资金驱动扩大自身的规模效应,因此这类企业通常更考验其融资能力,而独角兽企业在公开上市之前通常需要经历多轮来自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当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机构面临基金退出压力时,独角兽企业就会面临后续的资金压力。
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尤其是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和成立以及港股对于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的生效对独角兽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必要支持,同时也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机构建立了更便捷的退出通道,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效率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Q
证券日报记者:未来独角兽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何引导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新领域内的上市公司支持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活跃离不开独角兽企业,同样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独角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在扩大自身运营规模的同时,建立响应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建立国际领先科技创新技术的号召,加大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通过建立技术壁垒,打造出一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同时,通过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新领域内上市公司对于特定领域投资的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鼓励其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
*本采访刊登于《证券日报》,记者为吴晓璐、毛艺融 ,原文标题为 《 资本市场赋能 支持独角兽企业打造更多“独门绝技” 》 (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即可阅读完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