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IBI EXPO 2023国际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
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IBI EXPO 2023国际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

IIBI EXPO 2023
生物创新药已然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必争之地,而在国内企业不断投入创新药研发的“疫情后时代”,差异化发展、适应症选择、联合治疗、外部合作等愈发成为提升企业新药研发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内药企出海投身全球化竞争的主要道路。此外,完整而成熟的供应链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不可或缺,如何在贯穿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中筛选到最合适的原料、耗材与设备,是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在全球供应链仍显脆弱的今日,CDMO与供应链的国产替代已成为赛道内多家企业着眼的成果转化新视角。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物创新药产业发展,助力初创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深刻把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医麦客传媒主办的IBI EXPO 2023国际生物创新药产业大会于7月13-15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本届IBI EXPO设置近10000m 2 展览规模,集聚100+供应链医药知名品牌商;由200+权威PI及行业领袖领衔,倾情打造18+专题论坛,全方位涵盖当下业内关注的热点及前沿进展,政府代表、企业高层、业内知名专家、投资人等众多嘉宾济济一堂,共襄行业盛典、共谋产业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现场照片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作为大会本届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出席大会,参加第二届罕见病药物开发论坛及中国Biotech公司IPO专场论坛,就《2022-2023生物科技市场投融资分析》展开演讲,并参与圆桌论坛,与众多行业专家一起,共话香港资本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机遇。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毛化
纵观 生物医药市场 的投融资情况,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在2021年、2020年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2022年、2023H1生物医药行业融资TOP5金额均超过5亿人民币,主要为蛋白类药物。从细分赛道来看,单抗类药物融资总金额紧追小分子,细胞、基因、核酸等新疗法关注度较高,融资数量超过60件。数据显示,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及以前,并整体呈现向早期融资轮次发展的趋势,而内、港、美三地的二级市场趋势一致,估值回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级市场的融资情况。
医疗器械市场 的 投融资总额则是在2020年跃升并于2021年达到峰值,2023H1逐渐放缓。从细分赛道来看,机器人、外科手术器械和人工器官位列投融资总额前三。与生物医药领域相同,医疗器械板块的投融资事件同样主要集中在A轮及以前的早期阶段,占比平均大于70%。内、港两地的二级市场估值回调的同时,一级市场回归理性。2018至2023H1,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总共上市15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港股18A有14家企业上市,科创板第5套有1家企业上市。
毛化指出, 受到美联储加息、“疫情驱动”褪去等宏观因素影响,接合国内的生物科技领域同质化严重、自身造血能力依然较弱等产业因素的叠加,国内生物科技一级和二级投融资市场在2022年开始回调,2023H1达到顶点,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都下滑严重,但也给行业的理性发展带来了助力。
未来,创新生物科技企业在二级市场的上市选择将更加多元化(港股18A、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而二级市场更加看重和期待的是企业的商业化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出海能力和与大企业的合作则是加持项目。
在慧悦财经创始人刘慧的主持下,毛化与香港交易所助理副总裁孙明、岭峰资本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部CEO李德权、申万宏源(香港)董事总经理谢景晖、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中区市场主管黎志光、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洪鹤、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浩天、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承扬、罗夏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隽宁、北京三有利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侠等嘉宾一起,共同探讨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机遇。
关于沙利文医疗事业部
沙利文医疗事业部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专业的分析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依托沙利文全球智库资源和大中华区跨行业业务发展平台,沙利文医疗事业部在医疗产业投融资服务有着独特核心优势。 沙利文医疗事业部 在中国拥有广泛的企业客户,并在过去20年里建立了庞大的客户网络,积累大量医疗各细分领域的项目经验。
项目类型包括知识中心项目(深度内容、宣传活动),Pre-IPO项目(DCF估值、商业计划书服务),IPO上市项目(行业顾问、临床稽查、募投撰写),市场调研,市值管理及战略咨询等,并与国内外知名的资讯平台及投融资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专业细分领域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2023沙利文新投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