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丨沙利文高管:可持续发展领域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其次则是人工智能领域

路透社丨沙利文高管:可持续发展领域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其次则是人工智能领域

2023/10/17

路透社丨沙利文高管:可持续发展领域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投资机会,其次则是人工智能领域

928日,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第二届新投资博览会暨第十七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简称“沙利文新投资大会”)数字经济分论坛圆满闭幕。与会者围绕“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AI加速下的全行业变革”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数字经济投融资的新机遇。


 沙利文全球主管合伙人兼董事局执行董事祖亚儒、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沙利文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兼常务副总裁、头豹联合创始人王晨晖、头豹研究院AI行业首席分析师袁栩聪接受路透社采访,共同探讨中国AI行业发展。


Reuters News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沙利文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人工智能(AI)领域将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但中国的AI行业发展也面临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重要挑战。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领域是在中国投资的巨大机会。第二个大机会将是人工智能领域,”沙利文全球主管合伙人兼董事局执行董事祖亚儒在927日开幕的2023年沙利文新投资大会上对路透表示。



祖亚儒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所有的行业都将从过去的传统行业转型成更多由技术驱动的行业,所以它们都有巨大投资机会,而所有这种转变的核心力量是人工智能。



“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已经远远超越了数字转型。数字转型基本聚焦于连接...我认为目前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我认为下一个时代是AI转型的时代,”他说道。



他并表示,这个转型将是大规模的,目前转型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行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AI的影响。


“人工智能(AI)有潜力成为接下来中国十年内最具活力的投资领域之一,”沙利文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兼常务副总裁、头豹联合创始人王晨晖表示 ,并称这主要基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广泛的应用领域、AI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量量大且优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他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进展,包括算法、算力、应用和数据等多个方面;中国正积极推动AI工程化,将AI技术深度融入实体经济,这有助于不同领域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对路透表示,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整体的企业数量来说,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如何让这些优质的(中国科技)企业既能获得融资,又受到投资者青睐,获得继续发展他们的战略、新产品研发(所需的资金),解决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他说道。



根据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AI技术变革企业服务白皮书》,2022年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达3,71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人工智能市场份额约20%;同时,中国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约占中国整体AI市场的77%,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约83%



 中国AI行业发展面临高端芯片的掣肘



随着技术角逐的日趋剧烈,中国一直寻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但在前沿高端领域依然面临着硬件方面的现实掣肘。



“高端AI芯片的制造是中国AI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之一。国内仍未具备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主要是因为高端芯片制造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成熟的制造工艺,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头豹研究院AI行业首席分析师袁栩聪说道。



他认为中国的支持性措施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中国芯片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解决挑战,中国可提高芯片产业的战略地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芯片科技人才,以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芯片产业以推动创新。



祖亚儒则表示,AI芯片未来会有更多选项,但这也会成为不同国家发展AI的阻力和分化点,AI芯片供应链可以对如何实施AI解决方案产生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看到许多国家涉足AI芯片,并最终制造这些芯片。



他淡化了地缘紧张对中国投资的影响,“技术是技术。芯片制造能力可以限制一个国家,但从这些技术可以做什么的角度而言,我认为答案是没有限制。技术看不到地缘的问题。”



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处于狂热状态,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几乎每天都发布大量产品,但投资者警告称,随着成本和利润压力的增加,该行业即将迎来洗牌。



*  本采访刊登于  Reuters News  ,记者为刘珞焱,原文标题为:《   AI将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提供巨大机会,但高端芯片仍存掣肘   》。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