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洞见
港交所在年度回顾中披露,截至2024年11月29日,共有61家公司在港交所新上市,同比减少16.4%。尽管新上市公司数量有所下降,但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到790.13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70.6%。港交所称,在2024年,香港位居全球四大新股市场之一,其上市活动和集资额都远胜前一年。如何看待2024年港股IPO的成绩,以及如何展望2025年的IPO情况,会有什么新的特点和变化?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陆景接受界面新闻采访,共同探讨香港IPO市场复苏背后的驱动力与未来趋势。
界面新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完整报道

Q:如何看待2024年港股IPO的成绩,以及如何展望2025年的IPO情况,会有什么新的特点和变化?
陆景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2024年,香港IPO市场经历了一个显著复苏和活跃的年份。在全球IPO活动整体放缓的背景下,香港市场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吸引力。截至12月31日,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共迎来了71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874.78亿港元,同比增长88%以上。同时数据显示,投资者对香港IPO市场的认购情绪明显回升,2024年95.7%的港股IPO企业获得超额认购,比2023年高出4.7个百分点。
港交所的IPO募资总额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印度、美国和英国的交易所。这一成绩不仅反映了市场活力的恢复,也彰显了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在IPO市场中,科技、零售与消费行业成为亮点。特别是科技行业,由于港交所降低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的市值门槛,并优化了SPAC并购交易规则,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同时,零售与消费行业也表现出色,多个大型零售企业的上市推动了该行业在IPO市场中的募资额。此外,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情绪也明显改善。港交所对交易机制的持续改革,如优化市场结构、降低上市成本等,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国际资金的流入,特别是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者,进一步推动了香港股市的活跃度。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科技的持续发展,香港IPO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港交所计划实施进一步的改革举措,包括使现货市场系统在技术上兼容“T+1”结算周期,以及优化《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规则等,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将持续展现强劲活力,有望重返全球新股市场TOP3,并创造超过1,000亿港元的募资规模。
*本采访刊登于界面新闻,记者为刘晨光,原文标题为:《港股全年IPO募资额同比增长超70%,95%企业获超额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