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丨沙利文:未来穿戴如IPO成功,可加大产品打磨和研发,引领行业进入更良性的发展循环
中国家电网丨沙利文:未来穿戴如IPO成功,可加大产品打磨和研发,引领行业进入更良性的发展循环

近日,按摩仪品牌SKG母公司未来穿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穿戴),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是继2021年,倍轻松成为“智能按摩仪第一股”后,又一按摩仪公司冲刺IPO。
两家企业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如何看待SKG产品销量一直在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增长的现象?未来SKG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对SKG冲刺IPO的结果有何看法?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楼磊接受中国家电网采访,共同探讨按摩仪器行业头部企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家电网
健康养生,已经成为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关键词,这种生活方式也成为许多行业成长发展的摇篮,按摩仪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同时在近些年社交媒体安利、明星代言种草的叠加作用下,按摩仪市场爆发出巨大的经济效能。
近日,按摩仪品牌SKG母公司未来穿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穿戴),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这是继2021年,倍轻松成为“智能按摩仪第一股”后,又一按摩仪公司冲刺IPO。
图片来源:中国家电网
SKG VS 倍轻松,谁是按摩仪品类一哥?
作为智能按摩仪品类的头部品牌,此次未来穿戴冲刺IPO,难免让人与之前已经上市成功的倍轻松做比较。毕竟,他们就连代言人,也都分别选择了因同一部戏而爆火的王一博和肖战。
楼磊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SKG和倍轻松作为中国当前市场中的两大领先的公司,都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这两家企业的产品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楼磊对中国家电网记者分析谈及,SKG的优势在于其产品更加轻便小巧,所以消费者们也能够方便携带按摩仪出门使用,但是,因为SKG的产品主要是使用脉冲电流技术,所以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够接受这一较为新型的按摩方式。
而倍轻松的产品主要是使用物理按摩技术,市场中的绝大部分消费者对物理按摩仪有更高的接受程度,其舒适程度也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物理按摩的仪器通常体积较大,也比较重,用户们比较难将其随处携带使用。
而对于都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SKG和倍轻松来说,研发能力如何才是支撑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未来穿戴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其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和7472.59万元,在营收的占比分别为2.87%、4.76%和7.05%,同时,招股说明书还表明,此次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和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数字医疗平台开发建设项目;而倍轻松近三年研发费用在营收的占比分别为5.86%、4.46%和3.97%。
在专利申请方面,截至2022年5月31日,未来穿戴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376项专利,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为48项。而倍轻松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159项。
相较来看,在研发实力上,SKG和倍轻松似乎不分伯仲,而未来,谁能占据按摩仪一哥位置,还以待其后续发展。
营收上涨、净利润下降,SKG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目前,SKG和倍轻松、奥佳华及荣泰健康,共同组成了按摩仪行业的第一梯队。其中,在便携式按摩仪线上渠道中,SKG有着较高市占率,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其颈椎按摩仪和眼部按摩仪的市占率分别为31%和12%,而这,也让其母公司未来穿戴冲刺IPO有了些顺理成章的意味。
未来穿戴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8995.03万元、98707.37万元和105670.72万元。在上文有着较高市占率的颈椎按摩仪,是其最重要的收入组成,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74.19%、86.67%和70.33%。这也意味着,对单一核心产品的依赖度过高,产品迭代和更新被替代的风险性也就越高,会影响公司整体营收不稳定,未来穿戴显然也认识到这一点,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产品收入集中度较高”是其提出的主要经营风险问题。
从其净利润来看,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453.68万元、21214.6万元和14902.23万元。对比其营收数据,不难发现,未来穿戴的营收在连年上涨的同时,其净利润却在持续下滑。
毛利率的波动是造成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81%、58.31%和52.38%,其中,对营收贡献较高的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毛利率降幅明显,2020年-2021年,分别下降了1.97%和5.75%。
而未来穿戴的毛利率也曾一度登上热搜。相较其连续三年超50%的毛利率,苹果最新一季的毛利率仅为为43.76%,因此#SKG毛利率远超苹果#话题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SKG是目前按摩仪器市场的领导者,所以SKG在供应链和上下游供应商中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能够带来较高的毛利率。”楼磊说,而在中国的市场中,知名的手机厂商企业要远多于知名的按摩仪器企业,并且手机这类产品的发展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所以产品的毛利率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较低的水平。相比之下,按摩仪器仍是在中国消费市场中属于比较新型的产品,知名的制造企业也相对少很多,所以会有相对高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销售费用的上涨也压缩了未来穿戴的利润空间。报告期内,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0238.76万元、21020.39万元和21461.79万元,其中,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金额分别为5583.35万元、16,581.50万元和16100.46万元。对于费用的激增,未来穿戴给出的解释为:2020年,公司大幅增加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并且是加大了主影视剧及综艺的广告植入、明星代言、新媒体的投入;2021年,公司在维持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投入的情况下,对费用投入进行结构性调整,降低了线上影视剧及综艺、新媒体平台上的投入,增加了线下电梯广告的投入。
质量问题仍是按摩仪品类的硬伤
作为与人体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产品,按摩仪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
SKG也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多次被消费者投诉。截至2022年8月3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SKG的投诉有272条,更有消费者在使用其颈部按摩仪后,出现了颈部烫伤。
图片来源:中国家电网
国内按摩仪领域的领军企业,SKG多次出现的产品问题不光暴露了自身在品控方面的不足,也侧面反映出该行业产品良莠不齐的现状,质量问题是按摩仪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10个省(市)89家企业生产的98批次按摩器具产品中进行抽查,不合格率为37.6%,较上次抽查上升5.9%;2022年1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京东商城、i百联、东方cj、天猫、苏宁5个网络平台销售的按摩器进行了监督抽查,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标志和说明、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2项国家强制性安全指标;2021年,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按摩器具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9批次样品,经检验,有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回到此次未来穿戴冲刺IPO事件,当前,按摩仪市场是一个迅速成长的蓝海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涌入这一赛道,产品也势必会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下快速迭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KG能否保持其头部品牌的份额,其母公司未来穿戴又能否冲刺IPO成功?
楼磊从SKG的优劣势分析了未来穿戴能否冲刺IPO成功的可能性,他认为目前未来穿戴冲刺IPO阶段,的确伴随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营销推广费用高、产品质量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是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按摩仪这个细分市场上占到一个相对领先的地位,也的确有很多值得称道的点,对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未来穿戴也是希望通过IPO,进一步扩大其细分品类的优势,也希望未来穿戴如果IPO成功,可以加大产品打磨和研发,引领行业进入更加 良性的发展循环中来。
*本文转载自中国家电网 , 作者 王晓嫚 , 原文名为《 营收涨、净利降,王一博代言的SKG冲刺IPO何以突围? 》。
沙利文洞见·延展阅读
Q: SKG近三年财报数据显示,产品销量一直在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增长。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未来SKG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A: SKG所在的按摩仪器行业仍在快速的发展中,市场上的产品迭代更新较快,也不断会有新的玩家进入。所以SKG为了增加自己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会通过加大产品的推广、加速产品的创新迭代和降低销售产品的利润来增加其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从而更进一步地发展成为稳定的行业领军企业。在未来,当SKG稳定了其在市场的定位之后,可以考虑再利用其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去做宣传,用优质的产品去吸引消费者,从而降低在营销端的开销,在产品销量增长的情况下,利润也预计会有相应的回升。
Q: 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商品评价中,不乏一些用户在使用后皮肤出现红肿、灼烧感的负面评论信息。这是否是“网红类”按摩仪产品特有的弊病?又该如何改善这一问题?
A: 脉冲电流的按摩仪器对于消费者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体验,在消费者对于全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不是很熟练的时候,会偶尔带来一些使用时的副作用。想要改善这一现象的话,企业可以加大对于消费者该如何正确使用其产品的教育和指导,保证消费者都能够正确地使用产品并且享受产品带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