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预计民用造船行业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带动行业保持量价齐升状态
证券日报丨沙利文:预计民用造船行业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带动行业保持量价齐升状态

据央视网最新消息,2022年,中国造船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7.3%、55.2%和49.8%。在全球新船订单中,有超过49%的双燃料绿色船舶订单,均由中国建造。
民用造船行业迎来了20余年一遇的大周期,如何看待此轮造船周期的持续时间?目前处于造船大周期的什么阶段?这轮超级大周期对一级市场是否有影响?民营造船厂是否会引发大规模上市潮?行业格局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此轮周期会给民营船厂带来哪些机会?油运板块近期景气度提升,是否会影响油运船订单量?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向威力接受《证券日报》 采访,共同探讨上述话题。
证券日报
Q
证券日报记者:经过一轮调整后,民用造船行业迎来了20余年一遇的大周期,如何看待此轮造船周期的持续时间?目前处于造船大周期的什么阶段?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从需求端来看,受到航运市场运价保持高位、环保标准提高和到龄船只带动替代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造船的需求已进入上行周期。
而在供给端方面,在金融危机、疫情等多轮市场的作用下,全球造船行业产能已完成数次深度调整,目前仍处于偏紧状态。 因此,需求和供给的错位促使目前民用造船行业正处于新的周期上行阶段。
历史上看,造船行业的周期通常持续二十年左右,随着造船企业实力的持续提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预计民用造船行业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带动行业保持量价齐升状态。
Q
证券日报记者:从二级市场来看,造船业个股从去年开始股价上有了表现,现阶段行业是否仍处于大周期初级阶段?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近年来,随着船舶产业的深度调整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船行业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新阶段。此外,疫情进一步稳固中国全球工厂的地位,刺激中国出口和船舶需求的大幅增长,为造船企业的订单扩充提供了市场条件。因此,造船业个股表现并非短时波动,而是造船业基本面好转所带来的数年的上升周期结果。
凭借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船厂竞争力的不断验证,我们认为,中国造船行业的景气具备较长的可持续性。
Q
证券日报记者:这轮超级大周期对一级市场是否有影响?民营造船厂是否会引发大规模上市潮?行业格局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此轮周期会给民营船厂带来哪些机会?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短期内,地区冲突带来的国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飙升改变了全球供应链。同时,疫情给全球航运物流带来了严重冲击,导致集装箱设备短缺、船期大量延误、运价持续上涨等 现象。 目前,船价连续上涨,造船业上行趋势明显,国内造船业单个订单利润明显上涨,随之呈现出船位紧张的情况。
伴随着行业过剩产能出清,船舶制造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竞争格局显著优化。目前全球造船业以中、日、韩三国企业为主,中国部分龙头公司借助造船业下行周期吸纳海外技术,掌握了造船最为核心的动力系统的设计能力。在国际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造船企业针对未来新能源方向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动力系统,基于环保考虑,短期内产能的满足将依赖造船厂产能利用率的提高。
中国造船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格局相对较为稳定,短期内,民营造船厂可以乘借行业大趋势通过获取更多订单。由于造船行业的交付周期一般在2-4年左右,此次大周期期间的订单将在2024年左右开始交付,存在一定的盈利滞后性。
Q
证券日报记者:油运板块近期景气度提升,是否会影响油运船订单量?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受以下因素影响,油船需求持续上升:
1)OECD国家补库存需求。 目前OECD石油库存处于近十年的最低点,伴随着疫情缓解,各国经济活动及出行需求恢复,叠加原油价格回落,各国将开启补库存,油运需求上升。
2)运距拉长。 在地缘政治催化下,原油贸易格局调整,俄油禁令下欧洲将转为向中东、美国进口,同时中美贸易协议下中国进口美油比例预计将提升,拉长全球平均油运运距,增加原油周转量需求。
3)船舶老化。 目前油船平均船龄从为12年左右。油船船龄要求相较于其他船型更为苛刻,通常15年船龄以上油船将退出主流油运市场。随着老旧船舶比例提升,换船需求持续上升。
对油船订单量的影响: 目前油船在手订单量处于相对低位,在手订单运力占比为7.9%,处于历史低值。考虑到2021年集运行业高度景气,船台接受大量集运船舶订单,订单已经要排到2025年。因此,油运的订单即使现在下滑,也要较长时间交付。 未来短期内运力供给增长有限,油船运力供给偏紧。
Q
证券日报记者:造船大周期中,影响周期表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哪些?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影响造船大周期表现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新冠疫情,港口拥堵、封锁或是类似“长赐”轮事件造成的物流中断,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自然灾害,以及制裁、禁运等等。
此外,近期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汇率波动也将对造船业带来影响。虽然出口船舶基本以美元结算,本币兑美元贬值有利于造船企业。但像日本船企目前手持订单一半以上来自本国企业。因此汇率的波动对造船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采访刊登于《证券日报》,记者为矫月、施露,原文标题为 《 全球造船业进入新上升周期 国内船企IPO态度谨慎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完整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