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受邀出席2023INSight年度洞察力峰会,分享未来金融新技术发展趋势

沙利文受邀出席2023INSight年度洞察力峰会,分享未来金融新技术发展趋势

2023/3/24

沙利文受邀出席2023INSight年度洞察力峰会,分享未来金融新技术发展趋势

三月,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提出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项重要举措。随着现代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本次改革方案凸显了国家防范化解风险、完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和决心。

对于度过疫情的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正面临着国际与国内新旧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经济国内外双循环刺激、国产化合规经营等的监管、多变的金融需求与较长的软件开发周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转型问题,亟需顺势而为,因地制宜,解决当下痛点并保持可持续发展节奏,这也意味着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323日,INSight组委会携手400位主流金融机构领导及赋能金融行业的优秀科技代表在北京举行年度洞察力峰会。本次峰会以“洞察力、影响力、融合力、创新力”为要点,围绕全球金融科技监管新趋“科技兴行,借势赋能银行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奋楫保险科技前沿之势科技兴行”等展开讨论,深入探讨业界热点,加强行业的交流合作。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崔楠受邀出席活动并就未来金融新技术发展趋势发表演讲。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崔楠

崔楠表示,金融业是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金矿”,2017年至2022年,金融业的增加值由6.5万亿元增长至9.7万亿元,而每1%的产出效率提升,会带来970亿增加值。近年来,金融行业的IT支出规模稳步增长,在客户“数字化”、需求增长、技术进步、政策利好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到2026年总支出将超过3,800亿元。


 “金融业数字转型具有独特优势”,崔楠进一步解释道,如金融业IT基础设施完善,业务系统数据积累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且因行业集中度高、平均体量大等因素,行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及数字化转型支付能力强。

目前,金融领域的新兴数字技术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服务、大数据及物联网,崔楠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云服务及大数据三个领域的市场发展现状。

根据沙利文研究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54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2,6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人民币17,504亿元,2021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

崔楠指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正逐步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  感知智能是指计算机及不同设备具备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类似人类的感知能力,通过将多源异构的数据结构化处理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互动,而认知智能则是在感知智能的基础上从类脑的研究和认知科学中汲取灵感,结合跨领域的知识图谱等技术,赋予计算机及不同设备类似人类的思考和认知能力。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计算机从一开始的基于规则的简单判断升级到统计机器学习,随后进一步演化到深度学习,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使得机器人具备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的能力。预训练模型通过迁移学习实现少样本学习的目标并通过与不同行业的知识库进行结合,提升不同复杂场景下的应用能力,其中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LLM)基于Tramsformer模型和互联网上大量的语料,从海量数据集中获得知识来识别、总结、翻译、预测和生产文本等能力,实现继UGCPGC之后全新的一种内容生产模式——AIGC  未来AIGC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86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2,9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人民币9,042亿元。

以银行业为例,  云相关技术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技术投入方向,近两年间银行业数字化采购项目中约80%与云计算有关,据《中国银行行业上云调研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对金融云的运用多停留在日常运营层面,占比接近40%  在数据治理、风险控制、科技研发等更高层次且重要程度较高的领域应用较少。未来随着政策对于风险控制、数据安全保护、灾备等的要求,研发、数据相关和风险控制等高层次的应用会上升。


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41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8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人民币2,195亿元,2021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

崔楠表示,基于传统数据库或大数据架构的解决方案往往面临缺乏可扩展性、数据孤岛、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治理方面的挑战,难以满足日益灵活的数据分析需求。而数据云(Data Cloud)服务基于云原生架构,相较而言,  数据云服务具有以数据驱动业务、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易用性、数据共享带来的灵活性、激活未被开发的数据价值、受益于多云化战略、低部署和管理成本等优势,能够解决传统数据库架构和大数据架构难以解决的数据孤岛和数据高成本管理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访问、共享数据以及挖掘数据价值。


数据显示,科技投入占比高的银行增长更快,科技投入占比不足3%的银行过往十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而投入占比超过4%的银行过往十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1%,数字化转型导致整个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未来,金融新技术的应用将从加法走向乘法,从叠加走向融合,进一步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崔楠说道。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