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沙利文高管受邀出席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指导,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主办,火石数链、贝达药业、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中心、药咖荟承办的“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于2023年12月14-16日在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召开。
本次大会以“数智时代 医药产业链重构与创新”为主题,邀请到包含权威院士专家在内的100+重磅嘉宾,细分9大分论坛主题演讲,话题覆盖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BD 出海、企业数字化转型、基因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医疗器械与产学研转化项目路演,吸引1000+行业观众报名参加,为长三角及全国各地药械企业搭建协同交流互动的平台,共话数字化时代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未来。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受邀出席大会。14日,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王昕博士受聘担任CBIITA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原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联合体)理事长、《药学进展》主编、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名誉理事长陈凯先为王昕博士颁发聘书。
15日,王昕博士于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上以《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市场解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与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傅大煦等重磅参会嘉宾共同探寻中国特色的生物医药创新市场发展之路。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 王昕博士
王昕博士首先详细介绍了 创新药品市场现状,并对相关赛道进行了解析。
据其介绍,医药市场得生命周期可为起步期、迅速发展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当前,受限于仿制药快速发展、集采及医保的约束,普通化药已经进入衰退期,市场需求稳定,竞争格局也相对固定;单抗、小分子靶向药物、传统生物大分子药物领域处于成熟期,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开始出现集采品种,但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双抗、ADC等抗体药物已经进入迅速发展期,开始出现重磅产品,中国市场的竞争者数量也将增加,赛道竞争激烈;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创新疗法研发技术壁垒高,成药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市场发展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大有可为。
从主要经济体来看,全球医药市场中,美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位居第二,预计到2030年,美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8,158亿美元,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6,245亿人民币。但中国的人均药品消费依然较低,增长空间巨大,2022年,中国人均医药支出为163.6美元,美国人均医药支出为1,745.3美元,是中国的10.7倍。
从全球和中国医药市场的治疗领域来看,消化道和代谢药物、抗肿瘤药物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且市场占比近似,分列TOP 1、TOP 2。近年来,全球和中国都面临着慢性病疾病负担逐年上涨的情况,因此和慢性病相关的领域,如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市场,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从中国的新药临床试验数据变化可以发现,较之于2018年至2020年中国新药临床试验的药物类型,近三年单抗、ADC、双抗、抗体类融合蛋白等大分子药物已成为重要的新药研发领域,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溶瘤病毒等为代表的创新疗法临床试验持续增加,近3年占比已达4.6%。
从药品医保谈判情况来看,近年来,每年医保谈判药品数量较为稳定,约150个,成功率约80%;近年目录新增药品平均降价幅度维持在60%左右,医保谈判药品数量和降价趋于稳定。同时,本土药企通过国谈纳入医保的药品数量快速增长,近两年的占比已超过MNC。国谈新增药品类型TOP 3的是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和罕见病药物,均为近年来临床重点需求领域的治疗药物。
此外,药品集采稳步推进中,集采范围和采购金额占比将持续扩大。国家持续推进药品集采工作,出台文件要求扩大集采药品品种和公立医疗机构集采占比,集采逐步常态化。数据显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平均价格降幅基本保持在50%左右,近两批集采降价幅度接近60%。药品集采企业中标率高达95%以上,在规则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企业在对市场占有率等多层考量后参与集采的积极性提升。累计集采中标品种数量TOP 5的企业中标数量均超过30个,头部企业在这一市场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
纵观资本市场创新领域的投融资情况,王昕博士指出,创新药投融资交易数量和金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达到608起,随后出现回落, 2022年以来创新药投融资放缓,从投融资轮次来看,大量投融资交易聚焦早期,2019年至2023年,创新药投融资集中在A轮及之前,数量占比在70%左右。
自2021年下半年起,内港美三地的生物医药科技指数趋势一致,均呈现下滑趋势,估值回调的现象也影响了一级市场融资。开闸以来,通过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数量一路上升,从2019年的9家跃升至2021年的24家,于2022年开始放缓。关于二级市场表现,王昕博士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港股市场变得更加活跃,当前新项目启动数量处于相对高峰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司披露或上市。
随后,王昕博士分别对抗体药物、CGT及核酸药物三大热门赛道进行了简要解析。他指出, 单抗、双抗等抗体类药物占2022年License-out事件的大多数,2023年则是ADC License-out交易不断,成为交易热点,国内厂商布局差异化创新性抗体产品,ADC及双抗等创新抗体涌现,持续进行技术变革,不断提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CGT领域一直受到资本青睐,在2021年融资金额达到顶峰,从2022年开始回落,但2023年CGT领域仍有诸多大额融资事件,近年来我国CGT领域突破不断,在底层和原创技术上摸索前进,技术创新迭代推动免疫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以及干细胞疗法快速发展;
在核酸药物领域,新冠疫情推动核酸药物快速发展,2021年和2022年由于mRNA新冠疫苗的上市而快速扩容,同时也推动了核酸药物的修饰技术和递送技术的快速升级,疫情过后,核酸药物的市场规模会断崖式下降,但期间众多公司快速搭建起核酸药物修饰技术和递送技术将推动小核酸药物和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等领域快速发展。
其后,王昕博士与在座嘉宾分享了沙利文对新形势下创新药品的发展之路的探究。
“新形势下,创新药可以通过出海探索商业化路径。”王昕博士进一步说道,药品出海包括产品授权国际化、临床研发国际化和商业国际化三种类型,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及商业化实力也不断增强,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出海方案。
根据沙利文研究显示,2022年和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License-out交易以抗体类药物为主,多集中在早期研发管线,2023年1-11月统计临床前和临床I期产品交易占比近一半。近年来,药品License-out交易TOP 10事件中ADC占半数及以上,虽然2023年TOP 10交易总金额较2022年下降,但首付款总额呈现增长趋势, 已从9.8亿美元增长到12.9亿美元,首付款提升代表中国创新药逐渐受到国际认可。
王昕博士指出,当前,海外市场潜力大、国内国外逐步接轨、国内药物降价压力、仿制药提质增效、创新药研发实力增强等海内外多因素驱动中国药企出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版图。从优势来看,出海策略有助于证明公司研发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公司估值;广阔的海外市场带来巨大需求,助力本土药企打破国内销售天花板,拓宽销售地域;同时,国内内卷激烈,探寻海外新兴市场可进一步释放国内医药产能,获得更大的商业回报;此外,全球市场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并整合产业链资源,有利于提升品牌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
最后,王昕博士向在座嘉宾简要介绍了沙利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咨询业务。王昕博士表示,今年是沙利文全球成立62周年,也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5周年,作为全球增长咨询公司,沙利文深耕全球资本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通过首创的“全域投资管理 (To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TIM)”服务体系为生命科学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是国内投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
2014至2022年,沙利文在港股上市细分咨询市场中连续8年保持领先地位,协助的已上市企业占比在细分市场中保持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沙利文更是具有绝对优势。2015至2023年三季度,在港股市场,沙利文占据了81.0%的市场份额(以申报客户数量计);自2019年A股科创板开市以来,沙利文在所有采用行业顾问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客户中占比达到74.5%。
基于在投融资领域的丰富经验,沙利文成功发布《2023年港股18A & 创板生物科技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年港股18A 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白皮书》等多本投融资报告,提供投融资全景式扫描分析。
在整个医疗领域,基于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研究,沙利文成功发布《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白皮书》、《中国溶瘤病毒产业发展蓝皮书》、《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蓝皮书》、《2023中国制药产业数智化发展蓝皮书》、《2023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医疗器械CRO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等多本蓝皮书,提出自身的行业洞察和观点,深度总结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希望能为市场投资者、为产业发展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角度。
特别的,2023年4月21日,沙利文在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发布了《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布局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展望2030: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展望白皮书》、《CDMO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大国底蕴,历久弥新:中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机遇》4本医疗系列白皮书,旨在为市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角度参考。
“未来,沙利文将继续携手头豹研究院、沙利文捷利云科技、乾元资本共同为客户持续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王昕博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