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 2024丨中伦律师事务所黄子贤:中国企业出海的法律风险
NIE 2024丨中伦律师事务所黄子贤:中国企业出海的法律风险

中伦律师事务所 黄子贤
8月30日,由全球领先的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主办的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以下简称 “2024沙利文新投资大会”)智能制造分论坛在上海召开。
在本次智能制造分论坛上,中伦律师事务所黄子贤律师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过程中的主要关注点和出海业务可能涉及的主要法律风险。他指出,企业在出海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市场潜力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此外,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包括制裁规定、合同法、劳动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反洗钱和反腐败制度等,并分享了典型案例。
以下为黄子贤演讲要点:
首先,黄子贤从中国企业出海业务方面逐条分析了重要关注点,强调了市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性策略制定的必要性。
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对于企业成功出海并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从政治友好性方面,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更适合中国企业入驻,同时,这些地区尚存在一些起步阶段的细分领域,例如中东地区物流机器人领域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目前是企业出海的热点区域。另外,中国企业出海时也需要考虑目标市场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尽量选择不存在文化冲突或冲突较少的市场重点发展。
黄子贤还强调,为更好的发展出海业务,中国出海企业应结合当地商业习惯制定本土化策略,包括产品本地化、市场策略本地化等,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和文化;同时制定明确的国际化战略,包括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等,以指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并在经营过程中做好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另外,黄子贤还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出海时需要重点防范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企业出海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境外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这一风险,在出海之前,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了解和熟悉目标国家的整体法律框架,在合规方面确保没有方向上的遗漏。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对其海外的部分企业和产业存在制裁政策,企业在进行出海投资前应当进行制裁分析,避免触发制裁导致业务无法开展或投资损失。此外,大多数国家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或禁止外资投资的行业,企业在投资时也应当予以关注。
此外,全球化经济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展技术合作,但与此同时,涉及技术专利之类的纠纷亦在不断增长,企业出海的过程中,将会面临东道国存在差异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在申请并注册相关专利、商标、著作权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当地企业的竞争,亦会受到当地监管机构行政程序的阻碍。如何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最快以及最大限度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为将成为未来企业出海的重要考量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