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丨沙利文:阿兹夫定正式获批进一步构筑了我国“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的综合防治系统
第一财经丨沙利文:阿兹夫定正式获批进一步构筑了我国“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的综合防治系统

7月25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这也是国内批准的首个新冠小分子口服药。
中国首个自研小分子新冠口服药上市有何意义?小分子口服药的需求如何?我国新冠小分子药的供应情况如何?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李谦接受《第一财经》采访,共同探讨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批准后,我国小分子药物市场的未来走向。
第一财经
7月25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这也是国内批准的首个新冠小分子口服药。
真实生物没有官宣生产厂商,不过根据此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奥翔药业、拓新药业和华润双鹤等在内的企业,都称与真实生物签定了委托生产框架协议。
截至7月26日收盘,奥翔药业(603229)、华润双鹤(600062)股价都一字跌停,拓新药业(301089)股价下跌6.3%。
7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宣布与真实生物达成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的长期战略合作。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复星医药首付款金额达到1亿元。复星医药7月26日A股(600196)和港股(2196)股价都下跌3%左右。
关键看市场需求
市场分析认为,阿兹夫定的市场需求到底如何尚不明朗,而前期相关企业股价已被大幅推高,这也是导致市场出现大幅回落的原因。
自今年年初以来,华润双鹤股价累计涨幅已接近80%,奥翔药业涨幅也超过三分之二。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阿兹夫定是一种具有广谱性抑制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核苷类似物,同时也能特异性作用于新冠病毒RdRp,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向性强。该药物原本作为抗艾滋病药物上市的,与瑞德西韦在作用机理方面一致。
“多个公司都可以生产阿兹夫定,关键看未来的需求如何,这取决于疫情的发展以及这款药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一位药物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根据此前真实生物递交的关键Ⅲ期注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兹夫定具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病毒清除时间为5天左右;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中,阿兹夫定组的比例为40.43%,安慰剂组比例为10.87%。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证明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预防重症,仅能缩短病毒转阴时间,那么即便临床试验非常严格,它的重要性也会大大降低。”上述药物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李谦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
相较于中和抗体等其他新冠疗法,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优势在于用药便利,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耐突变,具有患者依从性高、储存与运输方便、便于分发等显著优势。 “随着疫情常态化,小分子药物能在患者感染早期起到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降低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可以作为日常预防使用,为疫情防控手段增加重要的一环。”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李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机构大幅下调辉瑞口服药销售预期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唯一一款治疗新冠的小分子药物是辉瑞公司的抗新冠病毒药物Paxlovid。这款药物也是目前主导全球新冠治疗市场的药物。但根据数据分析公司的最新研究预测,Paxlovid未来半年的销售很可能不及市场预期。
健康数据机构Airfinity称,最新数据证实,辉瑞公司最近签署的订单量和报价已经开始逐渐放缓。该机构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市场上可能会有多达7000万个疗程的Paxlovid过剩。
Airfinity分析称,这种小分子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这会限制该药物的使用。Airfinity分析师Harry Cheeld表示,辉瑞可能会重新审视对该药物需求的看涨计划,并应对供应过剩的问题。
辉瑞早些时候表示,计划在今年提供1.2亿个疗程的Paxlovid。今年以来,辉瑞股价已累计下跌超过12%。辉瑞即将于7月28日公布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
根据Airfinity的预测,另一家提供新冠口服药的企业默沙东今年的供应预计仅为1500万个疗程。
从整体销售来看,Airfinity预计,今年辉瑞Paxlovid的总销售额将达到232亿美元的,低于过去三个月预测的236亿美元;默沙东的口服药总销售额估计为58亿美元,低于此前估计的64亿美元;日本制药公司盐野义被推迟批准的新冠口服药的销售额估计为5亿美元,低于此前预估的25亿美元。
在国内,除了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还有君实生物的新冠口服药VV116片也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今年5月23日,君实生物公告称,VV116片在一项对比辉瑞PAXLOVID用于轻中度新冠病毒肺炎早期治疗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达到方案预设的主要终点,并表示将于近期递交上市申请。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 , 作者 钱童心 , 原文名为《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批准后,生产厂商为何一字跌停了 》。
沙利文洞见·延展阅读
Q: 中国首个自研小分子新冠口服药上市说明什么?
A: 截至到今年的六月份,海外有2款新冠小分子药物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并完成商业化,分别是辉瑞的Paxlovid和默沙东的Molnupiravir。首个自研药物的上市之前,我国的小分子口服药的唯一可选择药物为在今年二月份于我国获附条件批准进口的Paxlovid。阿兹夫定作为正式获批的国内首款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自研小分子口服药,进一步构筑了我国“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的综合防治系统。
Q: 从全球来看,目前辉瑞的小分子药是否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A: Paxlovid应用于避免高危人群发展成重症,由于现实疫情的蔓延态势不减,感染人数仍然处于高位,用药需求尚在,尽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低于此前市场预测,但整体销量依然可观,在全球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领域,辉瑞Paxlovid占据着主导地位。
Q:我国新冠小分子药的供应情况如何?
A: 复星医药于7月2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披露,与真实生物就推进双方联合开发并由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等事宜达成战略合作,开展阿兹夫定的商业化布局。未来全产业链落地后进行放量生产,以满足当前的临床用药需求。
Q:还有哪些企业有望获得批准?
A: 在国内,除了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还有2款药物在新冠口服药的研发上进展较为迅速,包括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共同研发的VV116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目前处于临床III期试验阶段,有望于不久之后上市,研发进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