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海南封关促免税市场增长,竞争加剧下企业需寻求差异化
沙利文:海南封关促免税市场增长,竞争加剧下企业需寻求差异化

沙利文洞见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1月14日在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性阶段目标。“着力推动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排在了今年海南十项重点工作之首。2025年,海南即将封关,会对离岛免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两年,出境游回暖加快。这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离岛免税造成了冲击?冲击有多大,是否有数据验证?离岛免税如果想要回暖,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随着越来越多新入者获得牌照,免税业的竞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离岛免税企业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攻克哪些重难点?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陈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共同探讨免税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与未来发展的重难点。
时代财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道
Q:2025年,海南即将封关,会对离岛免税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晨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海南封关即海南全岛成为“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封关后实行“零关税” 政策,更多进口商品可以免税进入海南,免税商品的种类和品牌可能会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同时,目前每人每年10万元的离岛免税额度有望进一步提高,拥有海南户口的居民可能还不受额度限制。人流、物流、资金流将进一步在海南自贸港聚集,预计会有大量企业入驻海南,商务旅客数量会增加,当地的免税消费有望进一步提升,无论是离岛免税还是岛内免税业务都可能迎来增长。
Q:近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其中显示,2024年公司在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均超过30%。而此前三季度业绩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年旅游业在回暖,为什么中国中免业绩会出现下滑?
陈晨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主要几方面原因,一是出境游恢复的分流,出境游的恢复使消费者有了更多购物选择。像日本、新加坡等热门旅游地,商品种类丰富、价格有吸引力,加上汇率因素,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前往购物;消费意愿和能力的变化,当前经济环境给大众带来一定压力,居民收入受到影响,消费情绪趋于保守,对于免税商品这种可选消费,购买意愿和支出有所下降,更倾向于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同时,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平台冲击等因素也对中免的业绩带来一定冲击。
Q:这两年,出境游回暖加快。这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离岛免税造成了冲击?冲击有多大,是否有数据验证?离岛免税如果想要回暖,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陈晨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出境游回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离岛免税造成了冲击,2024年1-6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4.6亿元,同比下降29.9%;免税购物人数336.1万人次,同比下降10%。2024年“五一”假期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47 亿元,五一首日离岛免税销售额为1.1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34%。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赴日旅游人数超过110万人,同比增长率高达826.1%。
Q:随着越来越多新入者获得牌照,免税业的竞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离岛免税企业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攻克哪些重难点?
陈晨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市场份额竞争加剧,新企业获得牌照后,必然会在免税市场中争取份额,如海南目前已有6 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12家离岛免税店,这使得原本由少数企业占据的市场被进一步瓜分,中国中免等传统免税巨头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价格与服务竞争更激烈,为吸引消费者,各免税企业可能会在价格上进行博弈,通过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推出促销活动等方式来降低商品价格。同时,在服务方面也会加大投入,提升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品牌与商品种类竞争凸显,新进入者会努力与更多国际国内品牌合作,丰富商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行业内为争夺优质品牌资源的竞争加剧,谁能引入更多热门、独家品牌,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本采访已刊登于时代财经,记者为冯恋阁,原标题为:出境游开闸两年,海南开启封关倒计时,谁还在离岛免税店扫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