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是疫情影响下为数不多的保持高增速的行业。《人民日报》于5月25日发文,号召国产软件业需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创新信心,以研用并举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软件业务高速增长的原因是?该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哪几个细分领域推动的?目前,我国哪些软件技术是受制于人的?政府和企业要如何应对才能掌握主动权?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日前接受《南华日报》采访,共同探讨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南华早报
Q: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是疫情影响下为数不多的保持高增速的行业。可以解释一下快速增长的原因吗?
王昕博士:近年来,国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产品性能已接近国际中等水平。在国产替代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国产软件行业正步入从1到N的黄金加速期,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也逐步开始出海在高端市场与海外厂商竞争。
一方面,疫情加速了企业和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成熟的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在政务、企业、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线上化政务事项办理、企业协同成为后疫情时期的新常态。
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的激烈竞争使得工业生产端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在眉睫。工业信息化软件平台作为工厂的“大脑“,可大幅度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助力企业有效实现降本增效。除工业领域外,国产软件在能源、制造、电信、金融、零售等领域均形成了大规模的深入应用,共同推动软件市场稳健增长。
Q:软件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哪几个细分领域推动的?云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表现突出的公司有哪些?
”
王昕博士:随着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IT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云服务行业发展迅速,近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占我国IT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以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厂商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国工业软件市场空间巨大,市场增速明显快于全球。国产厂商与海外厂商的技术差距不断减小,市场占有率也逐步上升。
Q:人民日报文章《让更多国产软件大显身手》提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我们被西方关键技术拒之门外的例子有哪些?
王昕博士:以芯片产业为例,虽然我国拥有众多芯片设计厂商,但用于芯片设计的工业软件却主要来自于国外。举例来说,EDA工业软件用于芯片功能设计、验证、布控版图,全球市场份额领先的EDA工业软件公司均来自于美国。如果国外企业停止授权使用EDA芯片设计软件,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研发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Q:目前,我国哪些软件技术是受制于人的?政府和企业要如何应对才能掌握主动权?
王昕博士:虽然我国应用软件种类繁多,但在基础软件产业较发达国家相对薄弱,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国产基础软件对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深入,产品性能、用户体验、稳定性和成熟度等与国外主流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生态链相关企业缺乏深度合作,难以形成系统化应用能力,尚未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大力鼓励发展专业人才,增加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的投入,弥补人才缺口。同时大力扶持基础软件研发企业,帮助企业突破研发投入的难关;另一方面,需要行业内企业有耐心地逐步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成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能力型企业。基础软件技术门槛高,投入大,需要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长期的共同努力,打造”政、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得掌握软件技术领域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