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点亮通路
丁卓文表示,依托数字化供应网络的升级,中国零售、服装、家电、餐饮及旅游行业已卓有成效,行业内头部企业数字化程度均较成熟,并引领着行业整体数字化升级。报告显示,超过85%的中国消费行业企业已开展数字化转型布局,零售行业、家电行业等数字化渗透率处于领先地位,高数字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增长为低数字化行业的2-3倍。得益于全渠道、分析驱动型业务模式,以及共享经济的孵化,到2030年消费行业数字化价值创造约占全行业25%-30%。
随后,丁卓文为大家介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可分为自建、收购、合伙、投资、孵化等五种方式,而消费类企业数字化业务主要目的以盘活存量、降本增效、发展增量以及孵化变量为主。例如,京东收购五星电器,提升家电物流效率,扩大客户群体;亿航无人机联合永辉超市打造全球首家“无人机送餐”示范店;小米通过天使投资、战略投资等方式布局纯米科技等企业;星巴克采取针对性全平台营销,单点增长与坪效均显著高于同行。

谈及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丁卓文认为消费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有效促进商业模式变革,从品牌网站、品牌联合、企业应用程序等维度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提升企业营收潜能。研究发现,81%的消费决策来自线上,消费者在作出购买行为的过程中,会使用多种渠道,而数字化企业会依据消费者的不定需求提供多种购买渠道。此外,超过30%的线下销售都会受到线上内容的影响,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给予消费者机会发表观点,利用数据分析贯穿消费者营销与销售周期,零售线上化、电商高覆盖有助于挖掘企业营收潜能。
讲到数字化消费体验,丁卓文以优衣库、宜家等零售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此类企业是如何推出AR产品辅助提升品牌优势的。优衣库在美国旧金山店内摆放了第一台Uniqlo Magic Mirror(试衣魔镜),随后不断增加更多功能,逐渐推广到全球范围,将成交转化率提升了15%。IKEA于2017年推出一款叫IKEA Place的应用软件,覆盖品牌2,000多款产品,摆放准确度超98%,并结合AR Kit热度推出家居AR,推广IKEA未来实验室Space10产品,app月活用户超1.5亿。实践证明,AR在零售电商方面对市场冲击较大,且主要冲击对象为传统线下零售商以及传统广告公司,消费者的等待时间减少70%,消费者购物体验显著提升,同时还降低了零售商的人工成本及获客成本。

其后,丁卓文围绕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分别解析了消费者数据、体验经济、全渠道零售三种载体。
消费者数据可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载体,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环节定制化、营销精准度以及消费者体验,并形成交易闭环,完善架构消费企业价值链,消费企业可搭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天猫家居通过创新型的设计思考和颠覆性的零售元素重组,重更新设计店铺体验,通过智能手段和数字化服务,提升后台运营的有效性,实现客单价提升60%。

体验经济模式包括了产品组合个性化、零售体验个性化、产品定制化以及服务体验,以美的为例,面向客户需求的数字化生产,整合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返工成本减少50%-60%,采购流程缩短25%。

全渠道零售提供一致、个性化和交互式的客户体验并降低服务成本,用户转化率较多渠道零售提升20%,服务成本较多渠道零售降低32%。全渠道零售最大化客户满意度,而高客户满意度有效提升了客户粘性及客单均价,客单均价较跨渠道零售提升35%,较多渠道零售提升55%。

演讲最后,丁卓文总结道,在众多行业中,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渗透率较高,但数字化转型程度平均较低,便利店、商超以及专业店中的初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较明显。线下零售数字化综合服务商和线下数字化销售 SaaS平台,是消费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能够让消费零售企业获得数字化经营的能力,挖掘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增强场-员-货-人的多样性,而普乐师正是这个赛道非常优秀、非常有代表性、增长非常快的这么一家企业,值得长期的跟踪研究。
此外,丁卓文透露,今年12月普乐师将会携手沙利文及头豹联合发布2021线下动销白皮书,敬请各位期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日渐提高,传统零售也在不断向新零售演变。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对未来意义重大,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正在被大大加速,而数字技术的转型升级,赋能实体零售行业并大规模应用,标志着人类全面进入数据时代。未来,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数字化,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进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