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储能告别“配齐思维”,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提效

沙利文:储能告别“配齐思维”,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提效

2025/05/27

沙利文:储能告别“配齐思维”,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提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其中强调了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储能价格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将对电力市场的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工商业用户提供了新的市场参与路径,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转型。如何看待建立健全储能价格机制对储能行业的意义及影响?目前,健全储能价格机制还面临哪些难点?根据新规,政府将积极推动储能价格机制的建立,意在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储能价格,从而激励更多工商业用户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换中来。推动更多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从背后逻辑看,该如何理解这一群体对电力交易、储能市场带来的推动作用?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简称“沙利文”)中华区执行总监向威力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共同探讨储能价值机制重构。

Q:如何看待建立健全储能价格机制对储能行业的意义及影响?目前,健全储能价格机制还面临哪些难点?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建立健全储能价格机制对储能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明确储能的市场价值,引导投资合理流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机制可以促进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电力系统灵活性。然而,目前健全价格机制仍面临一些难点,例如:储能的成本回收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期稳定的收益模式;市场规则尚不健全,价格信号不清晰;同时,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价值的多元性也给定价带来挑战。需要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协同推进,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储能价格机制。

 

Q:根据新规,政府将积极推动储能价格机制的建立,意在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储能价格,从而激励更多工商业用户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换中来。推动更多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从背后逻辑看,该如何理解这一群体对电力交易、储能市场带来的推动作用?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储能市场,能够显著提升市场活力与竞争性。一方面,他们作为电力消费大户,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具备通过灵活调节用电行为参与峰谷套利、辅助服务等的能力,从而提升储能的应用价值与经济性;另一方面,工商业用户的广泛参与将推动储能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整个储能产业链成熟发展。因此,这一群体不仅是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力量。

 

Q: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创造了明确的市场需求。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储能产业链哪些环节将迎发展机遇?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储能产业链将迎来全方位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上游的关键材料与设备制造、中游的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应用端(如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表现尤为突出。政策明确市场需求后,将加速资本和技术向核心环节集聚,推动高性能、低成本储能技术的突破,同时也将催生运维服务、能量管理系统等增值环节的快速发展,助力产业链整体提质增效。

 

Q:推动储能市场发展的不仅是政策的促进,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企业层面看,我们更应该关注企业在哪些方面的技术进展?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从企业层面看,推动储能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关注其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与应用创新,尤其是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放电效率优化、成本控制、电池寿命延长及安全性能提升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算法、模块化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也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和拓展市场的重要方向。这些技术进展不仅提升产品竞争力,也为企业在储能多元化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Q:136号文的出台也对储能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正处于政策的过渡期。储能作为新能源协调和调控的必要手段,业内认为储能的配置方式从过去政策要求的被动配置,转变为以价值收益为导向的主动配置。您对此如何看待?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这一转变标志着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迈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136号文的出台强调了储能作为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工具,其配置方式由“被动达标”转向“价值导向”,意味着企业将更加关注储能在调峰调频、电价套利、容量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收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储能配置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也促使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更加聚焦实效,推动储能从“配齐”走向“配优”。

 

Q:近年来,储能行业内卷严重。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预计产业的竞争生态将有何变化?

向威力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储能行业的竞争生态将逐步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竞争”。过去企业普遍聚焦于低价抢占市场,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新政策的落地将推动市场更加重视技术创新、系统集成能力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未来,具有核心技术、稳定供应链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行业将朝着高质量、规范化、差异化发展的方向加速演进。

*本采访已刊登于《证券日报》,记者为许林艳 冯雨瑶,原标题为:储能市场化改革“破立并举” 开启价值竞争新征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
沙利文:储能告别“配齐思维”,机制改革推动产业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