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 2024 | 蓝纳成吴晓明:核药产业的机遇与发展

NIE 2024 | 蓝纳成吴晓明:核药产业的机遇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0

NIE 2024 | 蓝纳成吴晓明:核药产业的机遇与发展

蓝纳成总经理 吴晓明

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生命科学新投资高峰论坛于2024年8月28-29日在上海举办。该论坛汇聚了40多位产业领袖、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投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以“应变局,开新局”为主题,与会各方共同探讨投资合作的新模式,旨在构建更加紧密、高效、共赢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国内外生命科学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蓝纳成总经理吴晓明就《核药产业的机遇与发展》进行主题演讲。吴晓明的演讲围绕核药产业发展的难点与痛点、面临的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以下为吴晓明演讲要点:

 

核药发展的难点与痛点

吴晓明首先指出,在国内医用同位素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我国核药产业上游面临医用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的挑战。在核药产业中游,目前我国上市核药产品较少,已上市核药以传统核药为主,RLT精准治疗核药静待突破。相较于美国已建立起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和健全独立的核药房网络,我国核药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布局,但数量上仍少于美国,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产业生态尚待完善。我国核药产业在下游则面临核医学药房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此外,大型核医疗设备人均保有量低制约着核医学的发展,核医学作为精准医疗的代表其优势尚未全面普及,公众对核药在诊疗一体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核药的机遇与发展

尽管面临挑战,核药产业同样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层面,国家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正在促进核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核药审评政策的陆续出台为加速核药新品上市提供了支持。此外,核医学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全球核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MEDraysintell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90亿美元。中国核药市场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

 

国内外核药领域的热度不断上升,头部企业的进入、卫星产品的爆发以及资本的活跃运作,均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外,国家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如PET/CT的配置,也促进了核医学的发展。

 

中国核药产业虽在短期内面临核素供应不足,已上市核药产品较少,特别是治疗性核药仍以传统核药为主,产业生态不完善,应用端核医学科数量及人员配备少等诸多的难点,但是相信在国内大力发展核医疗的大背景下,以政策为引领,以创新驱动,有更多的资本与企业参与到核医疗中,将促使更多的诊疗一体化的核药产品早日上市,产品也必将拓展至海外,中国核药必将引领世界核药不断前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

业务咨询热线

(021)54075836

微信
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
×
微信二维码